在打乒乓球的各項技術中,肘關節作為一個支點,其主要作用是支撐和力量的傳遞。肘的支撐作用在上肢動作中無疑是最重要的,是穩定動作框架和保證力量傳遞的關鍵之所在,肘的位置對了動作也就對了一半了。一定要把握準在不同技術動作中肘的基本位置,掌握肘運動的內在規律。
今天先來分析肘在正手攻(以右手執拍為例)技術中的具體運動變化規律。我們最初在學習正手攻動作時,為了便于學動作,肘部是固定的,肘部置于正確位置后,相對身體而言是絕對固定的,這一階段的固定為的是要體會以腰帶臂的力量傳遞方式,注意克服引拍拉肘,揮拍推肘,向內夾肘,翻肘等通病;隨著動作框架的基本建立,肘要在收小臂時在小臂的帶動下隨擺,體會力量經由肘部傳遞至小臂到拍頭的感覺,動作是肘經由右側外向前略向上運動,幅度小不發力,注意運動軌跡的穩定;
正手攻動作熟練后,發力攻時肘可以配合發力,動作軌跡如前所述可略大一點,可以體會有一點離心力,這樣力的傳遞更順暢,發力更爆;中遠臺攻時可以增加向前跟送的動作幅度,但不要夾肘和翻肘。另外就是我們看國手的正手攻動作,肘向前的跟送會更明顯,那是為了回擊對方來的上旋球,初學者不宜模仿,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按部就班的往前練,也許終有一天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