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LUNAR SPIDER R4,鞋子并未使用目前最火熱的flyknit技術,而是尼龍細網面,鞋子沒有過多的拼接,保持了比較好的整體性和柔軟性。腳踵跟部的位置做了軟包,內襯沒有選擇上一代的PU內襯,足跟處還有可以寫成績的配色條,這是此鞋唯一一個讓人稱道的設計。
Nike對這款馬鞋的定位不清晰。底部還選擇了上一代的LUNARLON。也就意味著鞋底偏軟,而偏軟的鞋底很難跑起真正的速度,更多的是為了速度不是很快的選手后期的舒適性考慮。而這款鞋為了減輕重量所以保護性也不夠,對全馬成績330之外的選手來說保護過少了。而且前掌設置的一些小顆粒又很尷尬,這種設計是否為了讓選擇此鞋的選手用前掌跑法呢?如果用前掌跑法,松軟的LUNARLON底的支撐性不夠,發力的時候會覺得鞋底過軟。因此這款鞋在競速和保護2端都做了設計,但實際效果將是2端不討好。
Nike是目前所有跑鞋廠商提供型號最少的之一。如此少的型號很難滿足不同腳型和能力跑者的需求,動態支撐(Lunar底)技術不是萬能的,因為調節幅度和能力都不足以有巨大的適配性。也不能讓跑者的腳來適應鞋吧,最終還是要靠鞋底技術來解決與腳的配合問題。靠過多的配色和不同鞋面與鞋底的任意組合確實可以造出很多型號,但是依然不能解決關于跑的問題。Lunar底的鞋除了今年春季的Flyknit ONE之外所有鞋的舒適性都不太好,過軟,而且可彎曲性差。
目前Flyknit Racing占據Nike高端競速鞋的位置。但是此鞋鞋面無支撐,造成鞋底略有些不跟腳而且偏軟(Spider由于鞋底更軟,因此這個問題更嚴重)。但是針對成績在3h-3h30m的普通跑友此鞋基本合格。而Spider既沒有對此在重量和競速性(比如鞋底的支撐或抓地力)上做任何改善,因此很難成為一雙真正意義上的馬拉松鞋。也沒有干脆將鞋底與鞋面之間的連接和舒適性做的再好一些,成為一雙訓練,比賽兼顧的鞋子。因此新款Spider的適用人群有限,勉強及格,甚至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