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在話,個人對RBK還是十分喜愛的,尤其是最近看著它在復古領域大做文章,并且還簽下了我的偶像斯嘉麗并與其合作甚歡,的確讓人為RBK感到高興。但最近的幾款籃球鞋和網上曝光出的Answer 11卻又難免讓人心里感到陣陣的失望。不知道adidas是想讓RBK如NIKE麾下的CONVERSE一樣專心發展潮流,還是RBK本來就在這方面力不從心,我也猜不出個所以然,最后只能興嘆姚明的大好“鞋”途,就如此悄無聲息地被埋沒著了。好啦,發了一堆牢騷還是得回來評評這雙鞋。
在我最初看到這雙鞋的外形時,應該說,還是保證一定的期望與好感的。首先它的外觀設計上不說是大雜燴吧,也至少是融合了不少東西。鞋面的三道金屬網格儼然好似adidas的標志性“建筑”;外側腳踝的倒三角支撐更是
RBK籃球鞋中的常客;內側像足了Jay-Z同學的簽名款式;兩側不同的設計,雖不能牽強附會地扯上太極,但至少是對立的感覺,包括減震科技;而鞋底的設計給我的是幾分New Balance健步鞋的感覺。面對如此博采眾家之長的鞋子,懷著期待開始了測試,可惜結果卻讓人失望。
剛穿上時的感覺就有幾分怪異,雖然說很舒服吧,但是鞋帶似乎怎么也系不緊,前掌周圍空空蕩蕩沒有絲毫的包裹感。走路時還不覺得,跑幾步才感覺鞋底硬的不行。更要命的是,沒一陣,腳竟然開始麻了,后來松了松鞋帶才算好了。
還是先說說值得表揚的地方吧。首先是穿起來的感覺還不錯,感覺走路的話,鞋帶不太系緊,應該很舒服。另外抓地性讓人滿意,這個類似健步鞋的鞋底性能表現相當不錯,只是耐久性似乎差了點,所以不建議去磨水泥場。另外大面積的扭轉系統和一條藍色的水晶底總算沒有白費,Voyage Mid的扭轉助力性能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減震性能還不錯,盡管鞋底有點硬,但略有強度的跑跳之下它還是能體現出不錯的減震功力,至少沒讓膝蓋有隱隱作痛的感覺,應該可以給個及格分。只是考慮到我本人體重比較大,所以還請比較輕盈的球友根據自己的情況考慮一下。
還有一點很難說清是好是壞的地方,就是鞋內空間很大。其實以前在測評一些鞋的時候,我還通常會抱怨前掌空間過窄會讓腳發麻很不舒服。但凡事都有個限度,大點是比較舒服,但也不能大的太不著邊際。因為一旦內部空間過大,會造成腳在鞋內的側滑,不夠穩定,直接影響到開頭總評缺點中應該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條,即腳踝保護性。
說到Voyage Mid的腳踝保護,就先應該說說它的襯里材料。其實,在整個后跟和襯里部分,Voyage Mid都加入了比較厚的填充墊料,目的無疑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腳踝,并且還加入了Play Dry的面料技術。不僅如此,在鞋幫外側藍色的部分,也加厚了一些區域的材料。只可惜,盡管做了不少工作,但依然不能阻擋其腳踝保護惡化的頹勢。總結一下,應該是歸咎于失敗的鞋面設計和糟糕的鞋帶系統。
鞋面的設計缺乏足夠的支撐性,被金屬網眼材料分隔開的鞋面完全喪失了支撐的能力,本來所選擇的皮質就不走剛硬路線,而且不僅分割還在上面打孔,可謂雪上加霜。鞋幫外側的倒三角PU材料形同虛設,有等于沒有。而鞋帶系統本來就過寬,還要用隱藏式的,完全不具備舒服力,沒有內靴的情況下,還用皮質面料的鞋舌,讓整個鞋帶系統功能性完全癱瘓,權做擺設。除此之外,后跟承托的“渺小”,中底過高加后跟過矮都是造成不穩定因素的罪魁禍首。
最后要解答一個可能會產生的疑惑,就是既然是姚明穿的鞋,怎么會加在本期“感受”這個速者之選的主題里呢。其實不難想到,這雙鞋不可能是姚明的專署鞋款,一定又是一款人海鞋。估計RBK旗下的高速型的戰士也會選擇它,又是新款的鞋,所以我就來測一下。但說實話,它相對來說要更適合速度型的選手,而不是姚明。
適合場地:橡膠場地 木板場地
適合位置:所有
關鍵技術:后跟DMX減震氣囊,Play Dry襯里面料
優點:十分舒適的穿著感受,卓越的扭轉能力和抓地性能,優秀的減震性,姚明親穿的號召力,還算不錯的外形設計。
缺點:令人擔憂的腳踝保護,“遼闊”的鞋內空間是一把雙刃劍,鞋側缺乏支撐,鞋帶系統的設計比較失敗,后跟略硬,耐久性不好。
購買建議:這雙鞋讓我想起的那雙Show Stoper,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它的性能表現。但幸好有兩點還為它挽回了一點顏面,一是不錯的舒適性,再就是姚明在慈善賽上的親穿。也就是說,它還可以是一雙不錯的逛街鞋款,但若是上場打球,除非你覺得什么鞋都可以或者把自己的腳當作身外之物。最終的評價沒有跌下三分,但依然不推薦大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