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于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判斷正確判斷是接好發球的首要環節:
判斷上不出現較大的偏差,才能談得上更好地運用接發球技術,避免有渾身解數,但由于判斷不準而發揮不出來情況的經常發生。
對旋轉的判斷乒乓球發球中常出現的旋轉主要有左,右側上下旋,轉與不轉。通過發球者利用各種發球方式,將這些旋轉性質表現出來。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斷旋轉性質時,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板形:一般情況下,發上旋球時,板形都比較豎,下旋球比較平,斜,這種特點與發球時要接觸球的部位直接發生關系,因為發旋轉球和不旋轉球時,接觸點比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發上旋和下旋時,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較轉。
(2)動作軌跡:發下旋和不轉球時,球與球拍接觸的一瞬間,手腕擺動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時常與假動作相配合;在發上旋和下旋時,手腕擺動相對大一點,這樣容易“吃”住球,動作也比較固定,擊球后常有一個停頓,即使加上假動作,也不會像發側上旋和不轉球那樣連貫。
(3)弧線:上旋球和不轉球的運行一般比較快,常有往前“竄拱”的感覺,發短球時容易出臺,弧線低平;下旋球運行比較平穩,弧線略高,短球不易出臺。
(4)出手:發上旋球和不轉球一般出手比較快,并且突然,動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對要慢一些,因為要給球以足夠的摩擦時間,才能使球產生強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發球時,不斷琢磨發球者發出球的旋轉性質的隨機分布和習慣也是重要,特別是在判斷不清時,如在一輪發球中,發球者一般有幾個轉的,幾個不轉的,幾個側上,幾個側下,通常都出現在一輪中,以及開局愛發什么樣的球,關鍵球如何發等等。毫無疑問,面對當今世界乒壇花樣翻新,變化莫測的發球技術,接發球者的猜測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個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實際了。
乒乓球怎樣發上旋球
1,握拍:
教科書上說發球應該用大陸式握拍或者東方式反手握拍,而我在發球的時候采用的是比東方式反手握拍角度更大的方式。簡單的說,基本上是在東方式反手和西方式正手之間的地方——就是如果從拍把跟部向前看,拍面在6—12點方向,那么虎口大概是對著10點方向。這樣的握拍可以很容易的發出上旋和側旋球。擊球時手腕向后仰,與單手反手比較接近,手背與前臂約呈110度。這樣一來可以讓手腕放松,因為放松是發力的前提;
二來靠關節“鎖”住手腕,避免或減輕運動傷害;另外還可以為下一步發球時加力做準備,因為練習發球到一定程度后,為了加快球速勢必會通過手腕的旋轉來加快拍頭的速度(但請注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手腕一定不能“甩”,否則力量不可能傳到球上,還會阻礙以后的進步)。
2,拋球:
正面面對球網,手持拍在面前畫一個圓,球應該拋在12點到2點鐘位置。一般發側上旋球的時候拋在1點到2點,發上旋的時候球的時候拋在12點到1點。而右手執拍在左區發外角球的時候球可能會拋在頭頂甚至更靠左的位置。拋球不宜太靠前,為了增加旋轉甚至可以拋在頭頂后面一些。拋球其他環節大致相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用手指輕輕拿住球,手臂自然伸直向上托起球,在高點將手指放開,球直線上升且不帶旋轉,拋球高度比舉起的球拍頂略高。
3,引拍:
發球前身體側對前方,兩腳尖連線方向為發球方向。兩手分別從身體前后同時展開,左手從體前將球拋起,右手向后引拍做“撓背”動作——引拍時注意肘關節應高于肩。引拍同時開始屈膝,身體下沉,后仰,成“反弓”狀——這些非常重要,都是為了進一步的發力以及讓球產生旋轉。
4,擊球:
腿蹬地,身體向上拔起,用小臂揮拍,球拍擊到球正后面,手腕外旋讓球拍向前運動,并繼續“包”住球到球的兩點鐘位置。最后將球拍收到身體左側完成發球。
上旋發球練習方法:找個空曠的地方,用力仍三種球:很高但是不遠的球;很遠很平的球;45度又高有遠的球。練習目的:發球時腿,肩和手臂的協調。
跪地發球練習:
方法:在發球線(不是底線)后,側向球網,右膝單腿跪地發球。要求感覺球拍從球上面“包”過去,讓球產生上旋,并且球過網落在發球區里。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讓球產生上旋的擊球方法。
重扣練習:
方法:站在底線后,身體側對發球方向,兩腿完全直立。將球拋起,手做小幅度引拍,用肩的小幅度轉動帶動手臂做“鞭抽”動作,手腕內旋,將球用力扣在本方場地后跳過網。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旋腕的動作;“鞭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