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說,球板和球接觸的面積越大越好,這樣手上觸球的感覺才最強烈,所以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要通過訓練慢慢把球擊“實”。要想在實戰中的接發球環節合上對方的力,還需要把臺內技術細化出來,進行單獨訓練,特別是針對反手長膠的使用。
用長膠的目的是為了不吃旋轉,這對于業余球友的上手會比較快,但也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由于從剛接觸乒乓球開始就使用長膠,以至于基本功練不扎實,手上控制球的感覺不好。姚先生現存的接發球手段只是單一的“抬”著接,對對手造成的威脅并不大。真正長膠接發球的技術有很多,例如“搓”,“拱”,“切”,“磕”,“擠”等等。
基本功偏差的球友,需要在“搓”和“切”的技術上多下些功夫,因為這兩個臺內技術不僅容易上手,給對方制造威脅,更重要的是在訓練這兩種手法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大家對長膠控制的感覺。長膠的“搓”與反膠大不相同,長膠“搓”時不要接觸球的底部,那樣容易冒高。長膠在搓球時板形要稍微立起來一些,發力向前下方為主,整體動作幅度要完整,要能夠壓得住出球的弧線。
從長膠“搓”還可以延伸到“切”的技術。
“搓”的球速慢,飄且出球不太轉,但“切”的球速快,弧線長且球有些下沉。
“切”球時肩部要吃住勁,肘部靠近身體,但不能僵硬,其目的是固定手形。前臂和手腕在接觸球后要有制動的動作,整體幅度要比“搓”偏小些。觸球時的板形相對于“搓”要更立起來一些,換句話講叫“縱著板去切”。
以上兩項技術建議大家用多球去練,這樣效果更好,掌握起來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