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己的痛苦”,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長膠幾乎不能主動(或很難)制造出旋轉
由于長膠在擊球時,膠粒缺少支撐力,球在膠皮表面容易產生滑動,再加上材料本身的磨擦系數不是很大,難以產生較強的摩擦力,所以就難以發力打出旋轉很強的球。
2,長膠回球的旋轉受制于對手來球的旋轉
如第一板發的是一個下旋長球,長膠回過來的球多半是速度不太快的略帶上旋的不轉球,這時對手可以根據自己的打法特點,來選擇進攻性技術,如拉球和攻球等,進行回擊。
3,長膠攻球要求動作幅度小,發力應不超過七分,不如反膠擊球瀟灑
長膠膠皮特點很難表現出強的彈性勢能,這也就決定了長膠很難像正膠和反膠那樣打出速度非常快的球。
其次,“對手的更痛苦”,其主要體現兩個方面:
1,乒乓球要素是速度,力量,旋轉,落點等
既然長膠在前三項上不占優勢,那么只能多在落點上做文章。
我認為,落點分為低中高三等:低級打的是底線的左右大角,中級打的是近網的左右小三角,高級打的是近網及底線的前后點。
一般來說,前后移動的重心應該比左右移動的重心變化大,所以前后落點以調動對手,不僅壓制對手發揮自己特長技術,更令其疲于奔命,并致使其不斷失誤。這就是長膠要讓“對手的更痛苦”之處。
2,打球的朋友幾乎都有相同的體會,有時候覺得自己沒發揮就敗下陣來,給人的錯覺是輸在自己沒發揮好
其實,自己不能發揮或不能充分發揮,正是被對手控制了的結果,這是很痛苦的。
假如長膠在速度,力量,旋轉方面處于弱勢的情況下,主動打出落點變化,打出節奏變化,讓“對手的更加痛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總之,長膠和反膠,器材固有的特點不同決定了打法和戰術理念的客觀差異。死守和猛攻都是有失偏頗的,唯有耐得住寂寞,首先注重防守穩固的基礎上再施以些許攻擊手段,方是長膠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