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非常困惑,基本技術動作熟練掌握,也會幾套戰術套路,自以為水平提高了不少,覺得應該能戰勝和原來打比賽經常輸,偶爾羸的球友,原來互有輸贏的對手更應不在話下,實際情況是差距仍然很大,互有勝負的也不占什么優勢,難道說練不練一個樣?原因到底在哪里?
一,反應有差距:人家動作可能不標準,但框架沒有大問題,長期積累的比賽反應比我們好,技術動作方面被反應這個系數一稀釋,我們略處下風。
二,成功率不行:比賽不像練基本功,人家想的是怎么打死你,千方百計上臺,我們想的是怎么把動作做到位,做標準,在失去固定點和旋轉,節奏的環境下,輸的注定是我們。
三,多板意識欠缺:球未成死球就不能放松盯球和移動,我們以為打個角度,是對方死角,豈不知人家早等你上鉤,你進攻反而被動;你拉個高難前沖,人家能防回來,你打了個機會球,以為打死了,人家又打回頭,這種對抗經常泡在比賽環境中才能有更好把握,好多為練動作而訓練,一遇比賽動作就變形了。
四,眼高手低:整天在球館里混的球油子,動作別別扭扭,練功出身的打心眼瞧不起,一上手輸上幾個模糊球,一慌神,往往稀里湖涂就敗下陣來。這樣血淋淋的戰例佷多。 五,不通旋轉。對旋轉認識欠缺,以至于發球,接發球,進攻,控制不能適應旋轉變化,造成很多回球質量不高。除了這五個方面,還有心理調節問題。什么原因導致如此?是練基本功多的緣故嗎?非也,恰恰是練功不到位,不結合實戰訓練的結果。比賽中,你會發現對手板板致命,而自己沒有重板,沒有殺板,沒有多板對抗,關鍵時刻沒有成功率高的套路和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