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既符合長膠特性及規律,又可以積極地去進攻呢?
一,發球搶攻
我一直堅持認為打長膠的必須要掌握幾套好的發球,有了它才能在你發球的輪次始終掌握主動。
如:1.發短下旋,做到短,低,轉,使對方不好挑接,只要他一搓,能側身就一定要側身攻。我說的這個不是側身撩起來,而是發力的正手進攻。實在無法側身,就發力拱對方兩大角配合反手的發力彈擊,如遇到的是“長膠殺手”類的對手,建議多彈少拱。而且必須準備好拱,彈后的正手攻。
2.視對方的站位,發急側上下旋或角度較大的奔球,不倒板而直接用反膠攻擊對方。
二,接發球輪次的搶攻
使用高質量的“側切”(落點以對方的兩個小三角為主)和減力擋短(落點以中路和正手位短球為主。注意:減力擋短一定要低且不出臺,至少應該是個半出臺的球,否則不如切長。)盡量迫使對方不能先掛出一板較高質量的加轉。如果他用搓接或掛的質量不高,堅決用正手打。絕對不要有一板多余的磕或擋。因為在比賽中機會是轉瞬即逝的,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多擋或磕了一下,就如同打弧快或其他打法的選手多搓了一板一樣,后悔都來不及了。用劉國梁的話說便是:“對方又能緩過來了”。所以建議各路長膠好手多練練接發球,最好別讓那些“長膠殺手”先上手。而這些所謂的殺手,一旦在前三板被長膠攻了,他們的如意算盤也就落空了。
三,控制后攻
比賽當然不可能全都在我們的意想之內進行。而一旦先被對方掛了起來,也不要慌亂。如在反手位則先磕回去,如果到正手位則盡量在第一點截切或使用快捂,越短越好,并注意打好落點。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磕或截切的時候身體來不得半點后仰,必須要迎前,而且一定要有個“切”的過程,這樣磕,截過去的球較低,短,轉。假如你做到了,而“殺手”們便不能繼續肆無忌憚地施展他們的才華了。他們如輕掛或搓回來,一定要立即設法搶起來。咱們也來個“殺無赦”。
四,撩—輕彈—正手攻
這是我經常使用的一招。具體的做法就是先用反手撩一個追身或至對方反手的底線長球,對方經常是推回來的,然后站位稍微退一小點,用較小的力(四五分)彈回對方的反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保證有一定球速的基礎上改變球的旋轉,有時可以連彈兩三板,不可過多,在對方忙于應付的時候應盡快地轉入正手進攻。
五,如果你有點拉弧圈的能力的話,可在磕或截切后倒板拉一下,然后就用反膠進攻。情況往往是這樣的:對方在與長膠周旋的過程中,陷入了一個“長膠特性”的習慣思維。一旦你突然用反膠拉起來,他們還真的需要有個思維轉換的過程呢。我的體會是:拉這一板的時候,動作不宜過大,這樣可使對方在瞬間搞不清你的旋轉和速度。但強旋轉卻是必須的。最近正在苦練加轉弧圈以及學習用反膠兜側旋,也許以后這招能在比賽中見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