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球友練了多年球,總感覺長進不大,十分苦惱。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自身身體狀況不良,練習條件,練習過程等存在不足。在此,我結合自己練習體會,從三方面談談如何快速漲球。
核心:保持重心穩定
不管攻球,搓削球,還是拉球,身體重心都發揮著最基礎的作用。防守也好,進攻也罷,重心都是最基礎的影響因子。有人動作一做出來,整個身體重心就大幅偏移,失去平衡。為什么有的人動作很舒展,看上去美且水平高?有的人動作很丑,水平也很次?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身體重心穩不穩定上。
大家可以看看專業運動員比賽,他們為什么總是保持著下蹲?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還是保持重心穩定。可以說,乒乓運動的核心要點是重心的穩定。
穩定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謂相對,并非固定一個點,一個層面,而是在一個水平面平衡或者較小的上下左右幅度中起伏,相對手臂等其他發力部位,身體重心的上下運動是比較小的。可以說,身體重心是乒乓這項運動的穩定器,是這項動作的核心。我們在練習技術時,明白并做好這一點,你基本功增長就會突飛猛進。
練習:循序漸進
有人練球,剛找到某項技術的感覺,就覺得已經掌握這項技術了,急于學習其他技術,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態決定了他的基礎不牢固,也一定會行之不遠。學習一項技術容易,但要掌握好一項技術非一日之功。我們一定要學得比較精了,再練習下一項技術,并且保持每次練習時,都要溫習一下。正手攻球你能連續20回合不丟,可以嗎?不可以,還得經常練,達到連續100回合不丟時,基本才能說定型。但這也不能說就此不練了,仍然要在學習其他技術時練習。
很多技術是相通的,把基礎的技術練好練扎實,再練其他技術也有幫助。先練基本技術,再練衍生技術,練好固定動作,再練變化運動,這就是循序漸進。比如練好正反手攻球,再練拉弧圈,練好搓球,再練削球等;起初中等發力,然后發大力量,最后發合適的力量,這些都是有章法的。
有人基本技術不學精,就開始玩晃,撇,這樣并不太好。有人的說,我就是先練拉球,再練攻球,先發死力,再發小力量,也照樣會打,打得也不錯。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則似是而非,表面上看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也可以,但到這個程度后,三板斧的問題也暴露無遺,如連續性差,提高困難等。所以說,要想把球打好,切忌急功近利,一定要遵循規律,先基礎再高大上,先簡單再復雜。具體地說,就是先把攻,拉,搓,挑,彈等各項基本單項技術學習學扎實,再學移動中擊球,之后學習技術組合和套路。
切磋:技術學習,實戰操作
有人的練球感覺很流暢,但一比賽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因也在于實戰不多。當我們技術學精后,就要大量實戰,找各類打法的高手交流切磋。實戰是對技術,意識(預判,盯球等),心態的全面綜合檢驗。
有人擔心輸球沒面子,不愿意跟高手過招,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態,要抱著“今天輸是為了明天贏”的心態去比賽。只有實戰經驗多了,綜合能力才能提高。當你做到既能打反膠,又能打顆粒膠時,你就成為了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