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膠在擊球的時候會略帶一點下沉的感覺,在處理一般下旋球的時候生膠不怎么容易吃旋轉。處理一般的下旋球直接反手彈擊過去,可以利用撞擊去抵消球的旋轉。
反手彈擊一定要提高手腕的爆發力。很多業余球友在學習彈擊技術往往手腕控制不好,手腕發力過多反而導致發力不集中不穩定。在彈擊的時候應該是利用前臂去帶動手腕發力,要體會用前臂將手腕甩出去,彈出去的感覺。
生膠反手彈擊時如果說你有發不出力的感覺,或者球在拍子上打滑的感覺,說明你的力量沒有擊到乒乓球上。彈擊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用拍頭去彈擊球。
觸球點靠近球拍的拍頭,力臂會比較長一些,打到球上的力量就會越大,而且越用拍頭去進行彈擊,你的手上會越有數,我們引拍一定要足夠充分。
很多人發不出力,是引拍太慢了。當球彈起來,你的動作還沒有出去,自然是力量合不上球的點。
擊球時機非常重要,一般會選擇在高點期出手,水平高一點可以在上升后期,如果球到了下降后期,下降中期的時候再彈擊基本上就很難過網。
彈擊的時候身體重心一定要先壓低,引拍的高度也要注意。球過來是下旋,本來弧線就比較低,我們要給球一個上升弧線,所以引拍要稍微低一點,基本上和球臺平行或者是略低于臺面都可以。
當球在我方球臺反彈時手腕向身體內,腹前的位置內收引拍。彈擊的過程當中,把手腕想象成一個彈片,前臂就好像把彈片給彈出去一樣。手腕在內曲的時候,要處于一種很放松的狀態,往前彈時,再突然震動,撞擊速度就出來了。手腕越放松,彈擊上臺率反而會越高。
反手彈擊不需要大幅度地轉腰,主要是一種由內向前的發力,身體一定要站得穩,手臂發力才會穩定。前臂向右前方快速發力,腰髖跟隨著前臂的轉動進行輔助的擰腰發力。
反手生膠彈擊一定要足夠大膽,彈擊的時候拍面沒必要說往前去轉拍或壓拍,在擊球前只需要去調整拍面的角度就可以。如果來球弧線比較高,彈擊時拍面可以稍微的往前傾斜一點,比如說80度左右。
如果過來的是下旋球弧線也比較低,拍面在擊球前可稍微立一點,在85度到90度左右。向右上前方發力的過程當中加入少許的摩擦,拍形角度的調整幅度并不大,主要還是控制我們擊球的用力方向。
如果過來的上旋球弧線比較高,彈擊時就要往下前方用力多一些,甚至有一些高吊弧圈球,過來的上旋很強,這種球起手的高度會高一些,然后往下前方進行彈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