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判來球落點是第一步,對方發球時,如果第一跳靠近球網,那么落到己方的第二跳往往也是近網球(臺內球),這種球比較適合運用擰拉技術。
預判準確后,接下來就是步伐的要求,根據來球落點,學會上右腳,問題解決一大半。上右腳之前,左腳最好先墊一步,只要取位相對合理,剩下的就是考驗對擰拉技術的動作掌握熟練程度。
擰拉下旋球技術動作要領:手法上,頂肘垂腕,具體做法---以肘為支點,根據來球的方向手腕大幅度內屈,要求球拍與球臺為近似水平狀態,最好將球拍頭部應指向己方腹部位置。同時要求手腕盡量壓低并靠近球臺,手腕的內屈程度隨來球的旋轉強度做相應調節,來球落臺后完成引拍。擊球瞬間,手腕快速的向前上方摩擦球體,如果來球下旋很強,板型可以稍微亮一點,別壓太狠,可以多摩擦球體的側面,避免吃旋轉,擰拉完后,手腕還有有一個向右發力的動作,以便更好體現出鞭打效應,還能控制出球弧線。
擰拉完后一定要記得快速還原,你擰過去后變成了上旋球,再回來速度會比較快,容易頂住你,所以要快速往后墊一小步。
值得一說的是,如果是對方將球發到正手短位置,對于我們業余球友來說,最好別擰拉,講道理難度太大,對步伐要求很高,你上的去未必回的來。即便擰拉上臺,質量不高的話,對方給你一個反手大角度,往往會很被動。
綜上,擰拉技術非常考驗選手的預判,步伐移動能力,同時對于手腕力量,撞摩結合,發力方向的運用非常精細。
一句話總結:預判是前提,步伐是關鍵,手腕和肘部運用是核心,還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