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位短下旋球來球除了用搓,劈,挑打,反手擰,還有正手擰技術。如果用反手去擰拉需要有很好的步伐和預判。這對業(yè)余球友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拍正手擰拉技術,這項技術是直板獨有技能,也是乒乓藝術家許昕在比賽中多次展示過的。
個人覺得跟反手擰拉的吃球部位大同小異,使用正手擰拉技術相比反手而言,步法的要求相對還要低一些。
優(yōu)點:
技術隱蔽性非常高,是一種少見的擊球方式。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另對手防不勝防。
技術要點:
稍稍上前一小步調整身體位置,往身體內側引拍,前臂往身體內側收。板型后仰,板頭朝下,手腕內曲像是要去搓球的動作,然后肘部外頂,以肘關節(jié)位軸,向前上揮拍,手腕瞬間抖動,迅速外展向外側畫一個半弧,把手腕甩出去。有點像“回兜”的動作。球和球拍接觸位置依然是在板頭,摩擦會更大。
摩擦球的部位在球的側面或側上部,拍型很“立”,目的就是把球“掛”過網(wǎng)。給球制造足夠的摩擦。
這種球速度肯定沒有反手擰拉速度快,但是球的旋轉比較詭異,另對很難快速做出正確判斷。主要是靠手腕的力量來制造摩擦,抖動速度要快。
擊球結束后,球已經變成側上旋球,馬上通過墊步后側,準備正手銜接進攻。
面對來球,如果你不用反手擰拉,對手可能會以為你要擺短或劈長。此時,一旦使用正手擰拉技術,多一種臺內球的處理手段,能增加對手判斷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