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
我們要解決正手拉球老出界的問題,首先要熟練掌握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取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的站位。正手持拍向右腿外側引拍,小臂不要伸的太直,身體右側轉,重心落于右腳。當來球彈起后,右手持拍在腰向左轉的帶動下,向前→向上→向左上方的順序揮拍迎球。在球的上升后期撞擊球的后部,觸球瞬間右腳登地,力量傳輸到腰再傳遞到手,手腕向前上抖動發力,從球的后部向前上摩擦球并把球擊出。對球磨擦后球脫拍瞬間,手腕手指壓拍向前傾斜,形成向前的壓角,限制住球向上的升力。將球擊出后,右手快速向頭前上方收縮,停于頭的右前上方。然后快速復原,做好接下一個球的準備。
乒乓球正手拉球出界病因在哪里
打乒乓球時正手拉球經常出界,是什么原因呢?打乒乓球我們正手拉的球,球即有飛行的弧線,又有飛行的行程。如果正手拉球掌握的恰到好處,球經過弧線和行程的飛行,應當落到對方球臺我們希望的點位上。拉球出界,顯然是球的運行弧線高,行走的路程長,球飛行超過了球臺才開始下落。因此正手拉球出界的病根,是由于球飛行的弧線高,飛行的路程長,超過了球臺后球才下落。要克服掉拉球老出界的毛病,就要想辦法讓球運行的弧線低一些,行走的路程相對短一些。
乒乓球正手拉球老出界糾正的辦法
我們想讓正手拉出去的球,按照我們預想的弧線和行程飛行,準確落到對方球臺我們希望的點位上,就要做好以下兩點。控制好對球撞擊和摩擦的力量比重。球的向前運動,是球拍對球的撞擊力造成的。球的運行弧線,是球拍對球的摩擦力造成的。正手拉球經常出界,是對球的撞擊力過大,球拍對球的摩擦力過小。這樣球的前沖力過大,球的旋轉力過小,球運行弧線即高,運行的行程又遠,拉出的球很容易出界。糾正辦法是,適當減少球拍對球的撞擊力,適當加大對球的摩擦力,這樣球就不會出界了。
正手拉球脫拍時,手腕控制拍形前傾,形成向前的壓角。多數打乒乓球的球友,經常會追求擊打的速度和力量,以增大給對方的威脅性。那樣的話,球友們就會不情愿減小對球的撞擊力,這也同樣有解決拉球愛出界的辦法的。如果我們不愿減小對球的撞擊力,就要增大對球的摩擦力。同時,在對球撞擊,摩擦后,在球脫拍飛出的瞬間,利用手腕手指的向前壓力,把球拍壓出一個向前傾斜的角度,控制住球向上運行的力。由于前傾的拍形,限制住了球向上的運行,球就不會出界了。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器材,拉球出臺,也有可能是新手,新器材,對底板與膠皮不適應,也有可能是你選配的底板,膠皮與你個人的打法不匹配。但對于新手來講,器材問題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在于基礎,框架,動作和發力。
有一點需要注意,拉不轉球。一般來講,拉上旋球比較容易著臺,下旋球注意了也可以拉好,一般人經常練這兩種情況,失誤不多。一般失誤最多的是拉不轉的球,尤其是中等水平的,練過幾年球,對于快球很容易拉出界。對于這種不轉球,要仿照拉下旋球來拉,因為不轉球很難通過膠皮借力,要憑自己的力量拉起來,蹭球就需要多一些。如果按照一般拉上旋的姿勢和角度,就容易出臺。
乒乓球正手拉球老出界,病因是對正手拉球的動作要領沒有吃透,拉球時撞擊力過大,磨擦力過小,球拍向前的傾斜角度不夠。糾正的辦法是,適當減小球拍對球的撞擊力,適當增加球拍對球的摩擦力。同時,在球脫拍飛出的瞬間,利用手腕手指的向前壓力,讓球拍有向前的壓角,限制住球向上的飛行。做好這三項,正手拉球就不會出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