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泳出水時,并非單一依靠手或腳的力量,而是兩者的協同作用。
手部作用
(1)劃水與推水:蝶泳中,手臂的劃水是主要推進動力。手臂通過入水,抱水,劃水,推水及出水等一系列動作,為身體提供向前的推力。特別是在推水階段,雙手用力向外,向后,再向上推水,產生強大的推力,幫助身體上浮和出水。
(2)移臂與配合:推水還未結束時,雙肘就開始往上提,利用推水的慣性自然提肘出水。隨后,完成出水之后,肘關節稍微彎曲,雙臂內旋,由小臂帶動手掌出水,掌心向上,由身體內側向雙側外面前擺。這一連貫動作不僅幫助身體出水,還為下一次劃水做準備。
腳部作用
(1)鞭狀打腿:蝶泳的打腿動作是以核心為起點進行鞭狀打腿,腰部發力帶動雙腿并攏鞭打水面。這種打腿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力量,提高打水效率,為身體提供上浮力和前進的動力。
(2)節奏與頻率:蝶泳的配合節奏通常采用"2:1:1"的節奏,即打腿兩次,劃水一次,換氣一次。這種節奏能夠確保打水和劃水的協調配合,提高游泳效率。同時,適當的打水頻率也可以增加推進力,提高游泳速度。
協同作用
(1)手腿配合:蝶泳出水過程中,手臂的劃水和推水與腳部的鞭狀打腿是同時進行的。手臂的推力幫助身體上浮,而腳部的打水則提供前進的動力和穩定性。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動身體出水并向前滑行。
(2)浮力與推力:蝶泳出水時,身體主要依靠兩個力量:蝶腿波動產生的上浮力和手臂劃水的推力。這兩個力同時作用,使得上半身能夠順利出水。如果僅依靠手臂或腳部的力量,出水效果將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