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球第一關—借力擊球
說真的,借力擊球才是正手攻球的精隨所在。學會借力擊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經學會了百分之八十。不會借力擊球,談再多“以腰帶手,小臂不要主動發力,重心轉移”……都是白談。而真正體會到借力擊球之后,小臂動作就會很自然地溫和起來,腕部也會自然相對固定,拍子跟球的撞擊就會打透,聲音就清響,不再會胡亂磨擦。再快的來球,都能輕易“快速截擊”。學會借力擊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擊球點。這些都對了,你就再也不會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會總是要等球出臺才能擊球……這就是為何我說,借力擊球,是通過正手攻球技術的第一關了。這是多么重要啊。提醒一點,云兄跟我也都是先從借力擊球的體驗才被啟發的。
正手攻球第二關—以腰帶手
小臂動作正確了,不亂發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談以腰帶手,就變得非常輕松容易。這是第二個關卡。運用轉腰擊球的真正涵義,就是不讓你亂發大臂力量。轉腰速度快,柔和穩定,可達到以柔克剛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
正手攻球第三關—重心轉移
學會借力擊球,以腰帶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義,就剩下重心轉移這回事了。這關就簡單多了。重心轉移就是講腿的動作。除了腿腰發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轉移的方式來控制擊球方向。轉腰帶手之余,讓身體還有往擊球方向前迎的力量。
為何要練正手攻球基本動作?
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術中最重要的基礎,任何想要增大擊球質量的動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應該建立在轉腰發力的基礎上。就如蓋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穩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墻壁,梁柱一一蓋上去。 為何大家這么強調從近臺快攻來建立腰的基礎? 我想原因就是,近臺快攻基本動作的練習可以暫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動作(揮大臂,聳肩,抬肘,手后拉,揮拍過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亂使腕力,上半身晃動......等)都去除,只用轉腰+重心轉移的力量就能輕易把球打了過去,小臂只要微調,不需要發力。
正確地練習近臺快攻基本動作(在此強調“正確”兩個字),可以讓你養成轉腰的習慣,多余的動作就會慢慢去除(無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來越甜美,動作越來越順暢,發力也就會越來越合理,達到擊球快速穩定,發力集中,快速還原,收放自如,四兩撥千斤的境界。不過這是慢慢養成的,不是練了一天兩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直接從拉球動作來感覺用腰是比較難的。因為拉球靠腿,腰,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發力傳遞,不像近臺快攻基本動作那樣單純,很容易一個環節錯誤,就給練錯,不小心就走回頭路,或者誤解,感覺錯誤。要理解腰的動作也比較辛苦,容易繞遠路......畢竟許多業余球迷都打了好幾年的球,要直接從拉球動作去改,真的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