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愛好者們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脫離實戰需要,具體有以下幾點:
1.送球線路與落點
送球線路,要盡量模擬比賽中羽毛球可能出現的飛行軌跡,弧線和落點。
比如在練習網前撲球時,拋送球者為避免被撲過來的球擊中,往往會選擇站在場邊向場內拋球,這樣勢必會造成球由場外向場地飛行的軌跡,這種情況在比賽中是不會出現的。即使是站在場外拋球,也要盡量模擬將球拋出直上直下或是由場內向場外飛行的軌跡。
再比如,練習殺球上網組合技術時,由于送球者擔心對方會將球殺到自己身上,經常會要求練習者殺球至送球者旁邊的場區,接著送出一個網前球,這也與比賽實際情況不符。無論送出的網前球是直線還是斜線,都應該由殺球落點區域回出,這樣才更貼近實戰。
2.送球節奏與時機
送球時,以什么樣的節奏也應取決于模擬實戰的需要。
有的愛好者在練習時一味追求速度,忽視了實戰中實際對抗的回球節奏,往往練習者剛剛觸球就發出下一個球,使得練習者疲于應付,技術動作不到位,更談不上回球質量了。
此外,送球的難度也要根據練習者完成上一球的情況來決定。如果上一個后場球回球很被動,則下一個網前球準度要適當降低,弧度稍高一些或離網稍遠一些,要讓練習者通過努力可以完成技術動作。
3.運動量與強度
羽毛球是一項間歇性運動,是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和間歇不斷交替的過程,其中運動和間歇的時間比大約為1比2。一場高水平羽毛球比賽的持續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對抗雙方實力相當的比賽則有可能超過1小時。運動時間在10秒以內的占4/5,正常死球到下一次發球的時間平均為12秒左右。以上這些數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運動訓練量與強度的標準,每組球的數量大約在20個左右,這樣可以讓練習者持續運動的時間基本控制在10秒內。對于愛好者來說,組間歇控制在30秒以內即可,每次練習總量控制在10組以內。
多球訓練的優點不少,但也有局限性,因為它畢竟與正式比賽和訓練的擊球方式不同。其供球的速度,力量和弧度,與正式比賽訓練還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多球訓練時,供球的位置相對固定,因此,練習者的注意范圍比較小,對擴大注意范圍作用不大.練習中應將多球技術訓練與戰術訓練結合起來,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掌握好固定球路,半固定球路,無規律球路訓練的合理安排,并注意多種練習的穿插安排,還要注意掌握好練習者負荷的控制。一般采用定量方法進行.隨著訓練水平提高,逐步加大運動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