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乒乓球實戰中,對于正手位短球,業余運動員一般以正手擺短,撇,抹,挑打來應對。運用這些技術需要良好的的判斷力及出色的手上功夫,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賽中,心理高度緊張,手指容易僵硬。
對付對方發的不轉正手位短球,如果手上功夫不到位,就容易給對方進攻的機會。正手位的擰拉是高水平運動員在實戰中解決正手位短球的常用技術,一是避免了因力量上的把握不到位而被動挨打,二是主動發起進攻,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陳建安的正手位擰拉的質量不是很高,陳建安的擰拉的后繼動作沒有隨勢往下壓弧線,而是向上摩擦以上臺為主。這主要是因為他要在擰拉回球到對方斜線,雖然擰拉對方直線落點的球落臺之后會往外拐,增加對方的回球難度,但如果不能一板得分的話,對方撲正手拉回大斜線,自己將留有很大的反手空擋。
左手持拍的選手到正手位進行擰拉的技術難度較大,因為右手握拍運動員對回右手運動員,雙方均可擰拉對方的斜線,無論是接正手位還是反手位的發球;而左手握拍運動員對右手運動員時,如要擰拉回對方的反手位,那就是逆時針的擰拉方向,需要從反手位跑到正手位擰拉斜線,這個動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主要的難點在于:一是移動距離大,需要從反手位移動至正手位來球的左側;二是正手短球的線路比較短,留給接發球一方的反應時間非常短;三是在正手位回完斜線球到對方反手位之后,自己的反手位會留出一個小空擋,需要快在動作結束之后迅速進行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