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專業乒乓球隊隊員練弧圈球,每天的訓練量一拉5000次以上,動力定型了,動作也接近準標。
弧圈球撒嬌法
到了提高命中率階段,這個問題從開時學拉弧圈那天起就是主要的問題。大家知道需要人腦控制關節越多的動作,失誤也越多。這就是正手不如反手好練的原因。
那么能不能在正手拉弧圈時,減少大腦控制的關節,而使那個不受控制的關節實行自動化呢?
經過實踐,答案是能。那就是學習二節棍的運動方法。
第一節是肘關節以上的人體,第二節就是小臂。讓小臂徹底放松,這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最難的部分。經過多球練習,就形成打摩自動化了,不用人腦再支配人體做出打摩比例的分析,然后再指令人體動作。
不管是前沖還是高吊,人體第一節負責打,第二節小臂負責摩,關健這摩是自動的,不用人腦去分析。
根據慣性原理,第一節用力越大,第二節摩擦也越大;第一節用力越小,第二節摩擦就越小,打摩比接近一個常數。而且不用通過人腦去計算,只管拉就行了。這就是提高弧圈命中率的奧秘。
說實在的,最難的是讓小臂徹底放松。因為人在日常生活的動作中,很少有單獨讓小臂放松的動作。但小時候玩抽鞭子,扇紙牌,抽陀螺,這幾種動作都是放松小臂。還有最典型的動作是小孩子撒嬌,就是放松小臂,扭動腰和屁股那種姿勢。
多做這些動作找放松小臂的感覺,然后空手拉弧圈,通過人體制動,讓小臂順勢甩向額前。然后手握拍子徒手練習,并進行多球練習,拉幾個球,經常做一做小孩子撒嬌的動作。之后再拉球,等找到感覺,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