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訓練時,沒有比分上的壓力,擊球時身體也很放松,能夠應用到更多蹬地,轉體的力量。
一旦進入比賽環節,在對手的調動,球速的壓制,自己的步伐不能準確到位加上身體又有些發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只用手臂(或用很少的轉體)推擋來球。不僅打不出球速,也很難有好的控制,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動。
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70度的轉胯,轉肩幅度不小于90度。
解釋:胯部和肩部的轉動使得身體的重心很自然地落到軸心腳(右腳),可充分利用到蹬地的力量。肩部的轉動角度大于胯部,可擁有更強的身體回轉力量。
即使是在跑動中擊球也要先轉胯和肩(穆雷),肩部的轉動幅度大于髖部。
步驟二:揮拍至擊球點時,肩髖部回轉至擊球方向。(軸心腳蹬直助力轉體)
解釋:動力鏈的順序是:蹬地-轉胯,肩帶動手臂揮拍。
常見錯誤動作是:手臂揮拍擊球在先,后轉體(或沒有轉體)。
步驟三:肘部指向擊球區,完成隨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