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拍速度確實是提高球旋轉的重要因素,但不代表說你的揮拍速度越快,摩擦就一定很充分,還要控制好揮拍的方向。
如果說我們是從后向前撞擊到球上面的話,你的揮拍速度再快,也制造不了摩擦,所以我們用力的方向,要作用到球體的邊緣上,要有這種去蹭球頭皮的感覺。
關于一個摩擦角度的問題,摩擦角度越小,則摩擦的成分越大,摩擦角度越大,則撞擊的成分越多。
除了提高揮拍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擊球的瞬間,對球體進行一個有效的制動發力,也就是說要把我們這種發力的感覺作用到球上面,而不是說單純的提高揮拍速度,就能提高擊球的質量。
這就好比打高爾夫球一樣,一桿子甩的力量很大,結果沒有打到球上面,打空了,或者說打到土上面才碰到球。再比如說打棒球,對面投手反球丟過來以后,結果棒子揮開,準備甩的時候球已經主動的碰到你的棒球桿上,那你的揮動力量,沒有用到球上面,所以說揮拍速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發力的作用力要正好的合上球的這個點,找到這種迎上球,合上球點的感覺。這樣你的發力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