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1)蹬腿寬度過大:蛙泳蹬腿時,如果膝蓋間距過寬,會導致蹬腿動作變得不連貫,進而影響夾腿動作的完成。寬蹬腿后,雙腳基本上是腳背拍到水面,因為寬蹬腿很難做到勾腳,夾腿時雙腳的軌跡和蹬腿時完全不順暢,導致蹬夾脫節。
(2)收腿動作不正確:收腿時大腿分開過寬,導致小腿內側無法完全對向身體后側,減少了對水橫截面積和推進力,同時也會影響夾腿動作的完成。另一種情況是收腿時大腿收得太緊,太猛,導致臀部在游進時露出水面,這也會影響夾腿動作的連貫性。
(3)肌肉控制不足:小腿肌肉對翻腳掌沒有體會,或者蹬夾的時候髖關節沒有充分的伸展,只靠抖動小腿的動作,這會導致夾腿動作無法順利完成。
(4)練習不足或動作不熟練:對于初學者來說,由于練習不足或動作不熟練,可能會出現夾腿動作不到位的情況。
糾正方法
(1)控制蹬腿寬度:進行蛙泳蹬腿時,要注意控制膝蓋間距,不要過寬。通過調整蹬腿的寬度和狹窄度,可以有效解決蛙泳蹬夾脫節的問題。
(2)正確收腿:收腿時大腿不要分開過寬,也不要收得太緊太猛。可以扶著池邊,在做蛙泳腿動作時,大腿間夾著浮板進行蹬夾腿動作,以練習正確的收腿方式。
(3)加強肌肉控制:在陸地上進行"8字腳"后跟走或腳掌外翻坐在地上,同時用兩手抓住腳掌向內拉等練習,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加強小腿肌肉對翻腳掌的控制。
(4)增加練習次數:對于初學者來說,需要增加練習次數,逐漸熟悉蛙泳的腿部動作,提高動作的連貫性和準確性。
(5)注意蹬夾動作的連貫性:蹬夾是一個整體動作,在腿未完全蹬直時即開始夾水。要避免將蹬夾分成兩個獨立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