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1988年出生于遼寧省鞍山市,現任中國乒乓男隊隊長,乒乓球歷史上第五位男子大滿貫選手。
相比與張繼科坐火箭式的大滿貫歷程,馬龍可謂是十年磨一劍。2006年,馬龍就以重點培養人物的身份隨隊在不來梅世乒賽團體賽中奪冠,成為男乒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在團體世乒賽上的成功并沒有帶來世乒賽打單的成功,在2007年的薩格勒布世乒賽輸給朱世赫,在此后的三屆世乒賽,連續3次在半決賽輸給了王皓,再次期間馬龍拿過了世界杯,公開賽,亞洲杯等等的冠軍,為了一塊世乒賽單打金牌馬龍用了九年,終于在2015年蘇州世乒賽上拿到男單冠軍,距成為全滿貫之差一塊奧運會金牌。
2016里約奧運會男子打單決賽馬龍4-0戰勝隊友張繼科,奪得金牌,這也標志著馬龍集齊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乒乓球三大賽事單打金牌,成為“大滿貫”,確切的說馬龍是全滿貫,拿到了全運會,亞洲杯,亞錦賽,公開賽巡回賽總決賽,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所有大賽的打單冠軍以及各個分站賽的冠軍,名副其實的超級全能王。
發球搶攻
發球搶攻是比賽中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一種戰術。運動員利用發球的旋轉,落點變化來控制對方,使其回球較高,然后再以有力的扣殺或用前沖弧圈球等技術進行攻擊。
發球之后要準確判斷對方回球的旋轉,落點,利用步伐迅速跟進,進行搶拉。
正手中間位搶攻
正手中間位搶攻由于發完球身體面向球臺,在搶攻時不需要有太多的步伐移動,可以更充分的準備搶攻,搶攻質量也更高,一擊制敵的可能性非常大。
發球搶攻時,要注意發球與搶攻的配合,所選的發球要與自己的技術特長密切結合。發球前,要做到心中有數,預先估計對方可能怎樣回接,接到什么位置,自己如何搶攻,以免錯失機會。
發球后反手快撕
搶攻之后的連續性準備要充分,高水平運動員一板搶攻不一定能完成得分,要做好連續性進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