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從小學網球的童鞋,估計不少人在打網球之前都是以打羽毛球或者打乒乓球為主的。當你有一定的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基礎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直接上手網球感覺比較容易,但是這些“容易”都是表面現象,當你達到一定的水平,你會發現非正規的動作會給你的技術帶來很大的阻礙。
我們都知道,會打乒乓球的,學網球正手“非常迅速”,會打羽毛球的,打網球高壓感覺“游刃有余”。但是你不知道,在正規的網球技術中,網球的正手和高壓與乒乓球和羽毛球有非常大的區別的,羽毛球的高壓與網球的高壓在運動角度與速度方面有6點區別。
1,髖關節區別
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髖關節的運動角度和角速度都是先增大,擊球后減小。
網球:髖關節保持較大的角度,但角度也一直在緩慢減小,而角速度變化不大。
兩者比較來看,髖關節的角度變化幅度都不大,只是在網球運動中髖關節角速度在擊球時減到最小,而在羽毛球運動中增加到相對較大的角速度。也就是說在擊球時,網球運動髖關節角度相對羽毛球運動來說變化小而慢。
2,膝關節區別
羽毛球:膝關節的運動角度一直增大,隨揮動作結束時達到最大;膝關節角速度,擊球前變化很快,隨揮結束時角速度減小,幾乎停止。
網球:膝關節運動角度在擊球前增大,擊球后略微減小;角速度則是不斷增加。
比較來看,在網球運動中膝關節角度基本大于羽毛球運動中的角度,角速度持續很快,羽毛球運動中的角速度變化較大。可以看出,網球運動中運動員膝蓋至小腿部分運動幅度較大。
3,踝關節區別
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踝關節的運動角度一直增大,在擊球前角度增加極快,擊球后角度還在繼續增加,但增加速度減慢;踝關節的運動角速度則先急速增加,后減小。
網球:運動過程中,踝關節角度和角速度都是先增大,擊球后減小。
羽毛球運動中踝關節角度與速度同網球運動中的相差不大,可見在踝關節在兩項運動中強度相當。
4,肩關節區別
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肩關節角度在整個過程中較大,且是先增加,擊球后減小;肩關節的角速度擊球前迅速增加,擊球后慢慢減小。
網球:運動過程中,肩關節運動角度先增大,擊球后減小;角速度先是以極快的速度增加,在擊球時達到頂點,之后迅速減慢。
在兩項運動中,肩關節角度大小相差不大,但是在擊球時和隨揮結束時有些差異,在網球運動中擊球時肩關節角速度要高出在羽毛球運動中的肩關節角速度許多。可知,在擊球時,網球運動中肩關節的運動幅度和強度更大。
5,肘關節區別
羽毛球:肘關節角度持續增加,在隨揮結束時增加到最大;角速度在擊球前急劇增加,擊球后角速度減小,隨揮結束時角速度幾乎為零。
網球:運動過程中,肘關節角度先增大后減小;角速度則一直比較緩慢,甚至靜止,但也在緩慢的增加。
肘關節角度在兩項運動中都較大,且呈現出遞增趨勢,但在網球運動中要稍高于羽毛球運動。而肘關節的角速度在羽毛球運動中要顯著高于網球運動,特別是在擊球環節。由此可見,網球運動中肘關節的運動強度較大,而羽毛球運動則要求肘關節更靈活。
6,腕關節區別
羽毛球:腕關節是羽毛球運動中十分特別的運動部位,其運動角度在運動過程中先增加,擊球后逐漸減少;其角速度在引拍結束時極快,之后不斷減小,在隨揮結束時角速度極小,整個過程中角速度變化劇烈。
網球:腕關節的運動角度一直在增大;角速度則是先迅速增加,擊球后增加速度緩慢。
腕關節角度在羽毛球和網球運動中的都很大,但是羽毛球運動中擊球前的腕關節角度和角速度都要大于擊球后,而網球運動則正好相反,且羽毛球運動中腕關節角速度遠遠高于網球運動中的腕關角度。我們可以得知羽毛球運動對腕關節的靈活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擊球前;網球運動中,腕關節在擊球時則需要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姿勢。
從上面的6點比較我們會發現,雖然羽毛球的扣殺與網球的高壓動作看起來如此相似,實際上,從身體各個關節來看,還是有不少差異的,這些差異也告訴我們:羽毛球式的打網球是不會有很好效果的。所以說,羽毛球扣殺靠的是“鞭打”,網球的高壓靠的是“棒擊”。兩項運動的高壓技術有著不同的技巧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