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位:右腳略前。
2.引拍:在收腹含胸的基礎上,左斜身的同時沉右肩并再收腹彎腰,下降重心至偏右腳,屈腕引拍至雙腿間的身體中線上。引拍到位時的拍形仍然是基本平行于地面的。
3.發力:仍然是用腰來控制手腕,手臂的發力。來球至高點期時回轉身體帶手臂迎前,注意:此時手臂并無發力,但拍形己變至前傾,來球至下降初期時在保持含胸的基礎上挺腰,同時手指發力使手腕外展"吃"住球并帶小臂外旋,大臂領肘發力,觸球后中部至中上部向上中部摩擦。
注意:
a,發力方向主要是向前上,故重心略有上提但變化不大。
b,拉下旋來球與臺內擰下旋來球的發力不同之處在于拉球時必須要有大臂的領肘過程,所以,雖然拉球也是手指先發力帶腕外展同時帶小臂外旋,但大臂在小臂外旋的同時也有適度地發力帶肘同步向前,這一點與臺內擰是不一樣的,但仍是手指的發力在前,這是尤其要引起注意的。
4.還原:球離板后球己變成上旋,其回球也必定是上旋,所以在身體還原到予備站位狀態的同時要迅速地適度向后移位,以利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