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位:非持拍手一側的腿在前,持拍手一側的腿在后,球臺的端線在身體正前方,拋球時手的起始位置在球端線上拋球時身體重心抬起,順勢將球拋出。
2,引拍:在引拍時,先將球拍舉到肩膀高度,然后像鐘的鐘擺一樣下落,引拍至腰部的一側,然后順勢將球拍舉到持拍手一側的胸部高度。
3,擊球:擊球手腕保持放松;持拍手和身體形成一張微微張開的多,當球下落至頭部高度時,放開弓弦,前臂和手腕快速收回,肘部抬高,使拍頭向下,利用手腕的轉動橫向摩擦球的后部利用球拍與球的合力向前將球送出,將擊球位置控制在胸前。擊球瞬間,身體重心隨球的下落同時降低,控制發球的弧線高度。
4,還原:發完球以后持拍手一側的腳后撒,身體順勢還原。
5,在胸部前方觸球,利用腰部轉動與手腕加速將球送出。
比賽中,很多球友會有這樣的感受,下旋球的旋轉已經發的非常強烈了,對手也反饋旋轉十分強烈,但是對手在接發的時候卻沒有絲毫壓力,擺短劈長都十分從容,反倒是自己在搶攻時遇到了困難。除了弧線高低的影響之外,發球時的速度較慢是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提高發球時的球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方判斷和處理的間,想要提高發球時的球速,一是保證發球時要向球臺上發力摩擦,二是要找準摩擦方向與球臺之間的角度,發球時與球臺之間的角度最好在30到45度之間。
如果發球時球拍位置太高,方向是水平向前,那么球就會呈現出自由落體的狀態,球速通常都會很慢,如果發球時摩擦方的與球臺平面太過要直,那么向前的速度分量就會變得很小,同樣呈現出自由落體的狀態,對方就會有充裕的準備和處理時間,所以發球的威助就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