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乒乓球愛好者在比賽中往往會遇到計算能力強的高手,打一局兩局之后對手就能預測出你進攻擊球線路。這時候無論你進攻如何犀利,對手都能預判出球的路線和落點,在那里提前等著防守或反擊。遇到這樣的高手必須拋開想當然的習慣性擊球線路,充分運用追身球, 出臺球與不出臺球來控制,調動對手,這樣才有取勝的可能。掌握住這些技巧也是業余乒乓球愛好者實戰漲球的一條捷徑。
1,追身球
追身球是將球回到對手身體軀干附近的落點。由于身體軀干的阻擋作用,對手無法充用使用手臂進行合理擊球。一般來說追身球回到對手執拍手腋下位置最好,這個位置在對手沒有移動的情況下,無論是用正手還是用反手都很難找到合理的擊球點。特別是對手移動過程中重心不穩定時,追身球很容易直接得分或者讓對手接出機會球。
追身球是運動員在賽場上戰術意識靈活的重要表現,要求運動員能夠隨時分析場上的局勢變化,抓住對方回球應對習慣,從而在擊球線路設計上出乎對方的意料。一般來說高水平對手在預判你要進攻正手時,肯定會將執拍手向正手位移動,準備防守或正手反攻反拉;同時他還會保留一部分精力預防你突然變反手。也就是說無論你進攻正手,還是進攻反手,高水平對手都有能力將球合理擊回。這時候根據對手的移動位置,選擇追身球落點,往往效果非常理想。
2,出臺球
出臺球是球在對方的球臺上只彈跳一次,第二落點肯定會落到球臺之外的球。一般在比賽中的各種回球有95%以上都算是出臺球。
3,不出臺球
不出臺球是球在對方的球臺上至少可彈跳兩次,也就是第二落點也在球臺之內。不出臺球可以通過發球,擺短或者減力擋來實現。
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在乒乓球比賽中左右移動更順暢,而前后移動就要困難得多。在比賽中通過出臺球與不出臺球結合起來調動對手,會使對手更難站住位穩定地擊球,從而導致失誤丟分。
己方發球上要以短球(不出臺球)為主,將對手吸引上來接球,然后再用出臺球將對手打退臺。當對手將注意放在接短球(不出臺球)時,這時可以突然發長球(出臺球)偷襲對手。
回合相持中一般雙方都以出臺球進行對攻,偶爾吸短或減力擋將打亂對手擊球節奏造成失誤。不過只能偶爾使用,不能作為常規戰術。因為當對方知道你要控短時,及時的上步進攻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無論是追身球, 出臺球,還是不出臺球,其使用的戰術目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旦讓對手找到你擊球的規律,他通過步伐的調整就能提高反擊的威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