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定義
在乒乓球的比賽中,發球是最關鍵的一股環節,如果在比賽中擁有自己的一套發球,并且能夠配合好下一板的進攻就比較容易在比賽中搶得先機。
要想在比賽中占據主動,就要有一套高質量的發球,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要怎樣才能發出高質量的球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理解怎樣的發球才算是高質量,所謂高質量無非就是旋轉,速度,落點和迷惑性,當一個發球都具備了這些條件,那么這樣的發球才算是高質量發球。
旋轉的產生及要領
如果要想發出一個高質量的下旋球,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旋轉,當發球有了旋轉,才算是高質量的發球,那么如何能夠發出旋轉足夠強的下旋呢?首先要知道摩擦球的部位和觸拍位置是關鍵。發球的時候用甜區來摩擦球是最容易產生旋轉的,而且離拍柄越遠的位置,摩擦球的能力越強,也就是我們說的球拍的拍頭位置。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用球拍的拍頭位置來發球?首先要放松手腕,發球的時候手腕要處在“松而不晃,緊而不僵”的狀態,兩種狀態缺一不可,如果在發球的時候握拍太松,將會對球板失去控制,不利于發力集中,當然也不能握拍太緊,特別是全握方式,這樣是不利于發力的,此時發球只能借助肩膀和大臂完成,這樣發出來的球的質量并不高。
動作一體化練習
從長球和快練起,體會用重心引動,在前后腳之間轉換重心,帶動手臂放松發力,體會動作一體化的感覺,發球時注意腰和胯的轉動,腳的支撐和觸球時重心可以幫助手腕手指發力,最后通過制動產生合力。
當動作能夠放松流暢完成之后,這時候就要注意了,摩擦球的位置也是影響發球質量的因素,摩擦球的部位越接近球的底部摩擦出來的球下旋越強。
回跳發球練習
用多球來進行發球練習,淺握球拍,盡量使球拍水平(平行球臺臺面),把球拋起來,等球落下至胸口左右的地方,保持球拍水平并且手腕往前往下發力用力摩擦球的中下部甚至是底部,把球發出去使球落臺過網后回跳,當練習到達了過網后馬上回跳過網的程度,證明發球摩擦的功夫已經到家了。
如果僅僅是把摩擦練好了這并不是難事,難就難在發球還要具備速度和落點。即使旋轉再強,如果速度和落點固定,那么只要知道是什么旋轉就很容易破解了。但是如果發球結合了旋轉速度和落點,那么這發球的威脅就大大增加了。下旋球,其旋轉特點是順時針旋轉,而且二跳之后受到球臺的摩擦會造成二跳不怎么往前走并且下墜,使接球方不能很好借力回球,并且接觸對方的球拍(反膠)后會迅速往下掉,這樣的下旋球才能稱為高質量下旋。如果你發出來的下旋低二跳是往上竄而不是往下墜的話,那么證明這下旋發的質量不高,需要勤加練習。
固定位置訓練法
用多球來練習,可以用粉筆在球臺上畫一個范圍來表示發球的落點長短,通過反復練習掌握不同落點的發球要領,并且在發球的時候注意球二跳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最好能夠發到球不出臺或者過網后二跳甚至三跳再出臺,以此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
旋轉組合訓練法
當能夠熟練掌握球的旋轉,速度和落點這些關鍵點之后,這樣發過去的球就算是比較有質量的了,對,是比較有質量,不算是最有質量,眾所周知比賽中的發球是每人發兩球然后交換發球權,如果每個球都按一樣的套路來發,這樣就很容易被對方適應,所以要想發高質量的下旋,最好就是配套不轉球來迷惑對手,這就是發球的最后一點——迷惑性。
高質量的下旋有旋轉速度和落點,但是如果都是千篇一律,那么對手適應了自己就處于下風了,跟下旋最好的配套發球就是不轉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轉不轉發球,如果能做到這兩種發球動作相似,但是旋轉差異大,下旋看上去不是很轉,輕飄飄的,實際上是沒力可借,旋轉也不差;不轉看上去很轉,實際上是很弱的下旋,這樣一來就起到了迷惑對方的效果。如果單單靠一個高質量的下旋球并不能在比賽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當高質量的下旋配合高質量的不轉球形成的組合,就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壓力,這樣的發球才算是高質量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