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我的底板都是純木或偏軟的底板,彈性都不好,而我又喜歡不貼海綿的長膠,所以難控制球,打起來球速不快,比賽中進攻失誤多,不敢進攻,只能防守,所以常常受制于人。沒想到換成這塊底板后,出球速度很快,攻一板速度不比正膠差。我有一打快攻朋友用我長膠一面打快攻,沒想到效果還不錯.既然反手能攻,就不會那么被動了,打長膠不進攻對對手是沒威脅的,所以我覺得打長膠的朋友用硬和彈性好的底板比較好,這樣出球速度快易進攻。
2,打長膠要有目的,要為自己打法服務。我以前打長膠完全是為了投機,是想打別人不適應,不知有沒有和我一樣想法的朋友,所以就盲目追求長膠的怪和飄,這樣長膠的速度和進攻就會大打折扣。遇到不會打長膠的人,感覺很爽,等對方出高球后猛扣一板,搓過去,對方一拉就出界,就樣就形成了依賴長膠得分的打法。但是比賽中一遇到水平比較高,又對長膠比較熟悉的人,長膠不但得不了分,而且會受制于對方,人一下就會慌了,被打得手忙腳亂。但現在我就把和我打球的每個人都當成熟悉長膠的對手對待。練反手進攻,彈擊半高球,側身搶拉,反手擋多球,這樣長膠防守和進攻都會好起來,遇到熟悉長膠的高手心也不會虛了,因為反手可攻可擋,還有正手搶沖,對方就不會把你長膠當得分突破口了。
3.,如果你長膠進攻不好,就肯定會怕不轉長短球,奔球,和下轉球.以前我學校單打冠軍對長膠很熟悉,就專發我反手轉和不轉球,由于攻不來,我只能搓和磕過去,以前底板彈性也不好,所以過去的球很慢,這樣他就有機會了。如果我搓長他正好搶沖,如果搓近網,由于過去的球都是不轉或上轉,所以他就挑離我身體遠的大角或撇一板我反手大角,我一擋過去就會在他控制之下了,郁悶的要死。 遇到快攻選手,有時候就更慘了,快攻選手大多發不轉球,我一輕磕過去,如果到臺中間,對方一甩手就是一個大角,我球都看不見,到對方反手,他推過來,我再擋正手,如果稍一控制不好,他跨一步又是一甩手,結果還是一樣慘。這時候我就對長膠恨的要死,恨不得把球拍給砸了,沒辦法,誰讓長膠攻不好呢。
但現在我這樣的配置完全一改過去的被動了,對方發我正手短球,沒的說擺短和挑反手。發我長膠面的短球,我一步上前,手腕不動,拍形豎直,往正手大角半打半挑,球又快又直就奔著正手大角去了,對方有時一點反應都沒有。挑打反手也一樣,就是用力方向改一下。但長膠接發球要多變化,對短球還可以輕輕的接一個近網短球.還可以快速側抹,但一定要有向前的力量,這樣才會有速度,不然就有可能是挨打的份了。
對于長的奔球和不轉球,個人認為磕和檔和削都不會是太好的方法,但是為了接球變化偶爾為之還是可以的,多用就會被動,畢竟奔球和長的不轉球都不轉,長膠又不能制造太多的旋轉。磕,檔和削,球過去球速都很慢,雖然弧度比較平,但對于對長膠熟悉的人來說,是沒威脅的。以前我也這樣接球,常常被對方快攻和搶沖,就算對方沒機會搶沖和快攻,把球推或掛到我反手位,再磕或擋過去,對方還是會找到機會的。現在對付這樣的球,我都是球拍豎直,直接攻對方兩個大角,搶得主動,或快推撇兩大角,這樣球過去有速度,對方就很難搶先上手了。但為了豐富接球手法,我有時還會輕檔一個近網球,或磕反手正手底線球,注意千萬不要磕或搓到球臺中間對方順手的地方,不然只有撿球的份了。
4,以前打長膠對于對方攻過來的球無論快慢,高低都以檔或磕接之,由于底板不硬不彈,檔過去磕過去還是慢,別人可以連續中等力量拉或攻,稍沒擋好,就會被強攻。有時擋高吊弧圈,幾板之后就感覺控制不住球了就會出界或出高球.現在我磕過去的底線長球,如果對方高吊到我反手,我全部快帶或反手彈擊一板,速度快,力量大,對方一點辦法也沒有。剛開始我也是擋的,但是感覺擋高吊弧圈一點力用不上,很難控制,反正我以前反手打過反膠的,對別人拉過來的球我都是彈過去的,現在感覺用長膠也一樣好用。但別人扣球和前沖球只好擋了,沒辦法,速度太快啊,不過擋過去對方也很難受的。所以反手長膠擋球基本功一定要練,守要能守的住,攻也能攻的死,守的住才能攻的出去.當然,對于高吊弧圈還是可以輕擋一板的,長膠就在于變化,一種打法一種節奏是不行的.
打橫板長膠,正手進攻才是最重要的,長膠只能起節奏的變化,不能太依賴長膠。進攻和變化才是解決長膠被動的唯一辦法,沒有進攻的長膠,不是讓人害怕的長膠,也是會受制于人的長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