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的外劃動作需要相對較輕地進行,以減小阻力,保持節奏和準備后續動作。
1.外劃動作的特點
(1)手臂狀態:在蛙泳的外劃階段,手臂應保持伸直狀態,并從身體兩側向外劃開。此時,手掌心從向下逐漸轉為向外再轉為向后。
(2)動作幅度:外劃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劃至肩部寬度即可。這是因為過大的幅度不僅不會產生額外的推進力,反而會增加阻力,浪費體力。
(3)力度控制:外劃時的力度應適中,不宜過猛。過猛的力量會導致手臂和肩膀過度緊張,影響后續動作的流暢性和節奏感。相反,輕柔的外劃動作可以更好地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為后續的內劃和蹬腿動作創造有利條件。
2.外劃動作的目的
(1)準備階段:外劃是蛙泳劃水動作的準備階段,為后續的內劃和蹬腿動作提供了必要的緩沖和過渡。
(2)減少阻力:通過輕柔的外劃動作,可以減小手臂在劃水過程中的阻力,提高游泳效率。
(3)保持節奏:外劃動作的輕重緩急需要與整個蛙泳動作的節奏相協調,以確保游泳的連貫性和穩定性。
3.外劃動作的注意事項
(1)放松身體:進行外劃動作時,身體應保持放松狀態,避免過度緊張和僵硬。特別是肩膀和背部肌肉要放松,以便更好地進行后續的劃水動作。
(2)控制呼吸:外劃的同時,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一般來說,在手臂向外劃水時,可以準備呼氣或進行輕微的呼氣動作。
(3)觀察前方:蛙泳時,頭部可以相對容易地露出水面,因此在外劃階段可以趁機觀察前方是否有障礙物或需要調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