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練習時,多體會對大臂的控制,但是大臂不是不動的,這一點必須認識到,大臂隨著你離臺站位的遠近,是有變化的,一般情況下,離臺越遠,大臂動得越多,為什么練習時要求控制好大臂,因為不注意控制,就容易造成掄胳膊,不會用身體發力。控制好大臂,形成正確的動作結構,就能體會到大臂隨著身體進行發力的過程。專業運動員出現你說的情況,就不足為奇了,他們更多是中遠臺對拉,力求動作舒展,有時為了調整,肘都抬起來了,也沒關系,因為人家的動作結構己形成,不存在變型的問題。所以一定區分開來看練球的動作和實戰的動作。
經常會有球友有這樣的疑問,大臂不動打球才對,我自己也發過類似的文章,告訴球友,只體會用身體和小臂擊球。這個不是忽略大臂的作用,大臂在打球過程中,無論是正手攻,反手撥還是正反手拉,都是參與發力的,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為很多球友都存在大臂亂動的情況。我們指導時,有時語言也不嚴密,就讓球友們造成了誤會,其實,大臂在打球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且,現在弧圈球盛行,大臂主動參與程度更大些。下面我以甩大臂式正手攻為例,談談大臂打球的好處。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專業選手的熱身性質的正手攻,基本沒怎么收小臂,完全是身體帶動,大臂進行推送,你敢說這動作不合理?這種正手攻其實是為了對付弧圈球。很多專業球員的正手攻都是這樣。那么這樣的正手攻有什么好處呢?
1,更能體會到身體對球的控制
可以說,用腰打球的感覺更明顯,你會很輕易地感受到是腰帶動胳膊打球,加上收小臂的動作,正手攻的后半程腰就不參與了,沒有收小臂,感覺攻球的整個過程就是轉腰的過程。
2,更有利體會到鞭打
很多球友都知道,正手攻的更高境界是體會到鞭打發力。學習這種甩大臂式正手攻,鞭打就更容易了,身體帶動大臂,小臂適度放松,你可能分分鐘就感覺到了鞭打的力量,如果體會不到也不要急,靜下心來練上幾個月,學球天賦有別,不要急于求成。
3,方向感好,控球穩定,連續進攻節奏加快
一般板型對著出球方向,吃球感更好,出球方向也穩定。而收小臂一旦收的時機把握不好,很容易給球加上旋轉,不如甩大臂式攻球撞擊充分,形成良好球感。由于減化了動作,這種攻球連續性也稍好些。
最后,我個人要說明的是練習這種正手攻,最好時有一定的正反手基礎,動作穩定了再去練,不要初學就這樣練,那樣以后再練習弧圈可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