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力量大就能一板暴沖制敵,不是搓球轉就能讓對方進攻無望,不是掌握新技術就能讓你水平忽然大漲。乒乓球,打得其實就是最基礎的東西。
1.握拍的方法是否正確
橫板握拍虎口與拍子右側貼住即可,這時可感覺到用拇指與食指可將拍子輕輕夾住(注意是輕輕,即用左手拽右手的拍子能感覺有點緊),其余三指自然握住拍柄。向前揮拍時食指可頂住拍子,拉球時食指可向拍子頭部略有移動,增大對拍子的正向壓力。
2.接發球時腳跟是否提起
相信絕大多數球友沒做到或者說做不到這點,而觀察張繼科等國手的錄象以及一些業余高手的準備姿勢,都是在對方發球瞬間提高腳跟,離地,膝蓋稍微彎曲,這樣能使腿像彈簧一樣靈活移動。
3.攻球時引拍的位置是否得當
無論是正手攻還是反手撥,彈,只要以撞擊為主,引拍時不能將拍子引到桌面下去,正手攻引拍是向后,即通過轉腰帶動上臂同時轉動,但要保持球拍高于或平行于球臺,這樣在揮拍向前擊球時才能獲得最快和最短路徑。摩擦球則例外。
4.是否養成正確的還原習慣
進攻后的放松和還原非常重要,正手進攻后將重心從左腿轉移右腿的同時,前臂自然下落放松,然后隨著轉腰動作的完成,實現還原,而手腕保持板形合理的擊球角度,因為進攻后球已是上旋球,板形千萬不要后仰,但也不要過于前傾,以保證擊球準確性。
5.是否會正確運用手腕
常看到有些球友特別關注手腕在拉球中的作用,以為用上手腕就可以拉的更轉,但沒必要刻意的動手腕,只要你其他動作做的到位,手腕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起到固定板形和輔助弧線的作用,只要其他動作到位了,力量傳遞合理了,手腕的作用自然就體現出來了。對于業余球友來說,手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挑打和彈擊,反手拉下旋球時手腕是甩的感覺。
6.挑打這一重要的技術是否到位
將大腿伸進臺面下方,但是不要前插的太深,以正手位臺內挑打為例,將右腳先踏進球臺10公分左右即可,然后把重心移動到手腳前端,持拍手從臺面上伸進,手腕根據來球旋轉性質作好動作,然后依據挑球動作進行,挑完后,右腳前腳掌用力蹬地,盡可能在段時間內實現身體重心向后的還原。
7.反手拉球是否有足夠的拍子運動空間
反手拉球準備空間小,球拍應靠近身體,同時腰要向里收,有點被人打了一拳往里彎的意思,給揮拍留出一定行程,向前揮拍時一定要將腹部挺住,有了這堅實的底座,揮拍才能獲得更好的加速度。
8.會不會側身拉球
不會側身拉就體會不到什么叫暴沖。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才能叫側身拉,兩只腳平行是拉不出大力弧圈的。大力拉后重心要轉移到左腳上,而左腳是用腳前部蹬地,實現重心的再次向右轉移,實現連續拉的還原。但過于發力拉球以至于身體向前沖時,要用左腳腳后跟著地蹬地剎車。
9.你是否做到含胸收腹彎腰
這是打乒乓球的基本姿勢。很多人打球都是挺胸抬頭的,這樣氣勢固然有了,居高臨下,不過最基本的卻錯了。打球時應該下巴指向胸部,將肚子收進去,彎腰向前45度左右,腰部保持一定的收緊,便于快速啟動和發力,全身應該象一張弓,擊球后頭部向球的落點轉動。說白了,只有這樣,才能有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