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七,八年來,自詡為一位善學多思的愛好者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近兩三年,更是凡有空閑時間,就去球場,捉對廝殺,揮汗如雨。與球朝夕相伴,令我如“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身心得以在平庸的生命中得到最大的享受與快慰。
幾年下來,我以為,球的技術非常深奧的,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掌握。善思善悟,勤學苦練者,三五年功夫,也未必能領會其真諦一二。我雖說不上是個勤學苦練者,但多少算是善思善悟者,所以這小十年下來,對球也算是略知一二了。
羽毛球的技術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
握拍。握拍可以說是羽毛球技術的靈魂,沒有合理正確科學的握拍,所有的技術都是空中樓閣,很難牢固穩定的建立起來。
第二,是發力。發力是羽毛球技術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現,協調合理的發力技術,是羽毛球技術的核心所在。
第三,是控制。控制看似和發力是對立的,其實恰恰相反,控制也是發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只不過它更強調的是中前場的發力技術和球拍拍面角度的相互關系。
第四,是戰術。即對技術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第五,其它。在其它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體能,二是心態。以上為羽毛球的主要技術面。
羽毛球的握拍技術,發力技術,控住技術,戰術技術,我的理解主要是:
第一,我以為,指握法是最科學的握拍方法。我們衡量一種握拍方法,不是沒有標準的,簡單,易學,自然是基本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看它是否最利于羽毛球的發力和控制。發力和控制是羽毛球技術的兩翼,握拍就是展開這兩翼的發動機和原動力。指握法的好處就是它靈活多變,擊球動作的大小可以靈活掌握。既利于后場的大力擊球,又利于前場靈活多變的小發力技術,是羽毛球各種握拍法中最實用,最高效,最靈活的一種握拍技術。
第二,羽毛球發力技術主要就是鞭打發力,強調全身協調發力,力量逐級疊加波浪式傳遞。在整個大發力過程中,有幾個環節比較重要,一是側身蹬轉,拉腰送胯。二是大臂回擺,轉肩頂肘。三是甩出小臂,內旋擊球。
第三,羽毛球的控制性技術很多,主要有發接發技術,網前小球技術,中場抽擋技術和線路控制四部分,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第四,戰術。也很復雜,也很有意思,是一種身體技巧與腦力博弈綜合能力的表現,也是技術的最形而上學表現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