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正手攻球轉腰收小臂的關系,主要以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動作還原的快慢,其次是產生的力量的大小。我們一直強調攻球特別簡單,整體框架就是軀干的轉動帶動大臂收小臂的過程,這里腰部轉動和收小臂有的教練會告訴隊員先轉腰再收小臂,其實個人感覺大可不必,后期練小臂的二次發力,用大力扣殺很容易解決。
一開始去強調這些發力先后順序對少兒來說既難理解也難實施,很容易把動作打走形,一開始盡量同時即可。還有一個是有的教練過分強調轉腰,致使隊員轉腰過大,這樣還原會特別慢,而且造成孩子上手慢節奏混亂,更加嚴重的是轉腰幅度過大會導致動作完成了但身體還沒有完全轉過來,后期練左推右攻會特別困難。所以無論如何要讓隊員把要轉向正對球臺,適當減少轉腰引拍的幅度,轉腰的幅度一定要有利于快速還原,這個需要教練及時靈活的調整。
小臂動作同樣不宜過大,再隨腰部動作外展時不要在臺面以下,引到臺面以下隊員就不可能做到往前發力,引得太后會錯過球的上升期造成節奏減慢,而且對于初學者無論太下還是太后都不利于上手,容易漏球打到拍邊等現象。在初期我們一般要求隊員小動作發小力,大動作發大力,所以一開始小臂動作不宜過大,擊完球的隨擺及時制動。
收小臂與轉腰是正手攻球的兩個重要發力環節,轉腰增加力量,收小臂可以合理控制弧線,這兩個動作是力量和上臺率的保障,教練在授課時要盡量讓隊員體會這兩個環節,球來了腰就要轉,放松收小臂,小臂先輕一點手,如果快速收縮會拉動大臂,擊完球后及時制動,在向后轉腰,帶動小臂外展,小臂外展最大與端線平行即可,高度稍稍在臺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