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直拍比較多,反手比較難進攻,所以發球多從發反手位開始。現在的球恰恰相反,反手不好出機會進攻的,因為都接了幾十年了,接發球并不容易吃;反手能出機會進攻的,發反手位可能也并不是個好選擇。另外,國際大賽中也發正手位的情況比較多。所以側身發正手位,逐漸開始流行起來。
1,正手位的短下
這個球,雖然對方不一定好進攻,但是你卻很難接發直接進攻。而且這個球稍微訓練下,是比較容易發嚴密些的。
2,正手位的短側上
無論是順旋轉還是逆旋轉都比較難以處理,發這種球的人,一般冒高的情況比較少,爆挑的機會很少。你推挑過去,對方比較容易進行拉沖,因為線路相對固定,套路相對清晰,但是業余挑得好的并不多,這個球不挑還是比較難處理的。擺不住,也難劈,對付回去還容易被拉沖。所以這種球業余很多人都怕,高手怕這球的也不在少數。這種球在業余高分水平以下或者二級以下,堪稱最難解的球之一。
3,正手位短不轉
我最怕遇見直拍發這種球的選手,因為他們很多都是伴隨隨后的打。不容易擺不說,你擺過去他很容易挑起來然后實現連續的進攻,我尤其怕后面銜接打的那種,弧圈球主流的情況,拉我一板防守壓力不大,但是打得話,壓力好大,因為現在打的人在減少,不常遇見,冷不丁的遇上一個,真夠喝一壺的。
4,中間偏正手位的短側上,側下這個球自己很難上手,挑吧,大家都知道,這種球忒難挑了。接回去吧。又容易被對方上手。所以業余也挺怕這種球的。專業的也許比業余的更怕。
5,偷正手直線急長下旋到球臺角附近的球
越靠近邊線威力越大。多給愛側身的,站位偏反手的球友發發。別管能不能占優,先讓他動起來再說吧。每局偷的1--2個,能抑制對方側身和對方站位。業余能撲過去拉這種球的人比較少。側下對于業余更好用,因為我們拉急長大角度下旋來球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
6,側身位左側下追身急長球應對兩面上手側身應用少,或者戰術牽制使用。以落點,速度和長為主,主要目的是頂住對方。要點:這個球要發的快,突然。這樣效果才會好。一般對方回球質量不高,你下一板可取得先加質量的優勢。對方如果被頂到,下一板因重心難以還原,你把落點打開點,對方也比較難以應對。
7,奔反手大角度急長上下旋應對站位較近的對手
要點:落點深,在球臺角附近。
業余里能把這個球高質量回接的人特別少,更別說拉沖回來了。給對方增加回球難度。發這個球時別有顧慮,大膽一些。千萬別有長球就會被上手的錯誤理解。如果你發的是急長或者奔球,對方給你爆沖回來,這種水平的球友也許我們用別的戰術也不管用。這個一般2100分以內基本很難遇見過爆沖回來的。尤其對付直拍選手,特好用。
8,反手小三角,豐富球變化,增加對方進攻難度
要點:短,出手隱蔽,弧線低。
對方如果擰回來,你一板輕帶直線,多會效果不錯。如果搓,擺回正手位,您搓,劈個斜線大角度也不錯。如果對方搓,擺中間或者反手位,您回擺對方正手短,或者反手劈對方正手大角度,效果都不錯。以上回接,有可能直接得分,也可能創造機會。多訓練,形成自己套路,只有比對手熟這個套路,才能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