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變型是最讓業余球友頭疼的事,相信也有很多球友也遇到過類似問題,比如,揮拍的動作很標準,一上臺打球就變了,正手攻多球動作很標準,一打單球,就變了樣。打單球動作標準,一加上腳步又變了。尤其是打球斷斷續續的初學者,動作變型,一點也不奇怪。
很多業余球友學球前期投入很大,花錢找教練,教練手把手地教,固定正確動作,一練就是一兩年,這時正反手基本功看似已經定型得差不多了,本已為沒什么問題了。便出山自學,經常打發球機或者和球友切磋,可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的動作變了,比如以前的緊湊身體帶動小臂發力變成了掄胳膊或者大臂打球。
雖然發現了問題并認真地改,但錯誤動作明顯不是一兩天造成的,一個錯誤動作所形成的時間,可能得去用十倍的正確動作時間去改正。所以我們平時打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動作潛移默化的變化,量變引起質變,一旦發生了質變,經過一段時間再想改回來可就難了。
業余球友動作容易變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練球時間間隔太長,比如一周打兩天,有時有事,半月或一月才打那么一兩次,動作當然是定型難,變型卻容易了。
所以我們要正視這種動作變型,那么,有什么好辦法來防止工作變形嗎?除了多記多打多練真沒什么好辦法,一周不打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