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要想占得積極主動,離不開它的威脅性,具備威脅性的發球包含的要素有:時間短促,手法隱蔽,方向難辨,旋轉詭異,出手突然,落點準確。因此,發球的動作多數是在同一位置上,用相似的手法,在接觸球的一瞬間靈活地轉動手腕,變化觸球的角度,去擊或摩擦球的不同部位,發出各種變幻莫測的球。
發球的關鍵是在觸球剎那間手腕的高度靈敏和協調,并與手臂發力的默契配合,以及恰當的拋球的高度和合理的擊球第一入臺點。
發球隱蔽動作若能做到真假動作相互配合,真真假假,真假難辨,而且具有較強烈的旋轉差,發球后再與搶攻配合,會產生較大的威脅。隊員具有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就需要掌握1-2套一般質量的發球。
針對發球的訓練應達到以下要求:
1,根據自身技術風格掌握1-2套主要發球。一定要注意的是不用所有發球都練,而什么球都發不精;另一個注意的是第一板與第三板一定要配套,適應自己的打法特點。
2,訓練時可以先練單一的旋轉或單一落點發球,再練用相似手法發出兩種以上不同性能的球。
例如:以練發正手下旋球和不轉球配套為主,就應先練單一旋轉的下旋球,無論用正手或者反手發球,都能發出旋轉很強的下旋球,無論用正手或者用反手發球,都能發出旋轉很強的下旋球。然后,再用相似的手法發出不轉球,將其配套成龍才有威力。所謂轉球或不轉球,都是相對而言,只有把轉球發得轉,不轉球發得像轉球,轉與不轉球之間旋轉反差大,手法相似,難以辨認,才會產生威脅。
3,在練長,短球及直,斜線球時,應注意運用隱蔽的動作和相似的手法。在訓練時可采用一人用多球發,三人在對面輪流接的方法。
4,訓練當中一定要嚴格要求發球質量,增強隊員發高質量的意識。有得運動員在訓練時不追求發球的質量,這種訓練屬于低質量的重復,效果不好。只有在高標準的要求下,才有可能發出高質量的球。發球意識建議后,在正確理解動作要領的基礎上,首先要有恒心,然后適當增加訓練時間和次數;然后,發旋轉球必須用拍頭部位接觸球,這是發球技術的關鍵環節之一。
5,第一板與第二板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技術,互練效果為最好。用多球單練的方法就更好。在訓練當中,通過兩人溝通交流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練習發球技術的某一個環節,突破某一難點或重點環節,如,速度不快,旋轉不強,落點不刁,真假動作不夠隱蔽等等??傊?,缺什么練什么。選擇發球方法要與每個人打法緊密相聯,逐漸配套成龍,為進入更高水平階段形成一個理想的框架。
6,在平時訓練中,只提出練習的內容和時間是不夠的。必須根據每個隊員的打法,常用發球,絕招發球以及在發球技術環節上存在的優缺點,提出具體要求。例如:發到對方正手位短球,離網不超過30厘米,可畫一個限制區,球必須落在區域內;第二落點不能出臺;球過網后,反彈弧線要低,不能高過球網;手法要隱蔽,假動作要逼真,要有旋轉變化;發到對方反手位長球的落點,離邊線不超過20厘米;發落至對方球臺后,出臺線路必須從邊線出臺,而不能從端線出臺,以便增大發球線路的角度。
7,訓練中一定要用量化訓練,那么它的標準是:發球的數量以及每條線的數量,失誤率只能在5%-10%。隨著發球水平的逐漸提高,可追加調整發球量化考核標準。例如:對發長球要求,200個球*2組,必須有90%-95%的球落于不超過20厘米的指定區域。教練員對沒有達標的運動員,可適當增加發球量或加罰體能訓練;旋轉,落點及配套隱蔽動作程度等必須有規定標準,而且還要有量化標準。例如:站在側身位正手發斜線長球,500個球*2組,發直線短球,400個球*2組,長,短球配套,400個球*2組。
結論:要想有一個高質量的發球必須要有耐心,恒心和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