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手擊球的握拍方法
(1)反手擊球動作開始時,必須將球拍向后引,后擺動作結束時,球拍和手都應位于身后。如果掌握不好這個要領,使球拍后引的幅度不夠大,必將影響到以后動作過程的準確性。為了糾正這個缺點,在做后擺動作時,可以用左手抓住球拍把拍頭盡量向后拉,直到握拍的右手觸到左魏部,而且拍柄的尾端朝向球網,這時拍面與下臂的交角約為1300左右。或者還可以采取這樣的辦法,即在球向你飛來但還未落地時,想象著要把球拍藏在身后,由于要把球拍藏到身后,很容易就會作出將球拍向后引的動作來,這樣就在不自覺中做出了符合要求的動作。
(2)反手球的擊球點雖與打正手球不同,但在拍面與球相觸時,拍面應與地面垂直這一點的要求是相同的,如果拍面不能與地面垂直,或者在跟進動作結束時拍面幾乎與地面平行(這樣就降低了球拍向上揮動的高度,不易保持身體的平衡),必然會影響到擊球的質量。為此,應注意在前擺過程中伸直手臂,并于向前揮拍的同時眼睛要緊緊盯著來球.好像是要用拳頭擊球似的,跟進時將拳頭指向球飛去的軌跡。這樣就比較容易做到在擊中球的瞬間能保持拍面與地面垂直,跟進結束時拍頭上揚,球拍能達到必要的高度。
(3)在打不同的反手球時整個擊球動作過程中,手腕的動作是不完全相同的。
打反手平擊球時,拍面與球相觸的瞬間,手腕還是彎曲的,在跟進動作中,手腕就應逐漸伸直,到跟進動作結束時,手腕應當完全伸直。但在打反手上旋球時,當前擺動作開始,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引拍的動作中,手腕就應逐漸仲直,當肘部與手腕都伸直時,拍面與地面相交角約為450:繼續前擺到達擊球點時,拍面即與地面垂直;跟進結束時,拍面與地面又形成了450左右的交角。而在打強力的反手上旋球時,還要注意在跟進過程中,拍頭頂端要指向左邊線,拍面與小臂間成為130°左右的交角。
2,擊球前最后兩步的步法
當判斷準來球的方向及估計好球的落點之后.如果需要就應迅速跑動去迎擊來球。擊球前的倒數第二步,是跑動到估計的來球落點附近剎住腳站住的這一步。這時應當快速判明與擊球點的距離。這一步的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剎住腳后,即抬起左腳尖,以腳跟為軸,將左腳向左轉動至腳尖正對左邊線,整只左腳與球網平行;與此同時,右腳則抬起腳跟,以前腳掌為軸隨著轉動,身體的重心也轉移到左腳。
當球落地后彈起時,就應完成擊球前最后下一步的動作,即右腳向來球跨出最后一步。跨出這一步后,右腳尖和右肩從右向左轉動了約1200,斜對著球網。這時球拍已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揮動,雙肘已伸直,雙手壓低到左膝的高度。當球彈飛到右膝前面時,球拍正好向前上方揮去,將球擊中,并繼續揮拍向前上方跟進。和打正手球不同的是,在跟進過程中.身體不能向右轉動,而應把側身斜對著球網的姿勢一直保持到跟進動作結束。在跟進時,雙膝即伸直,且左腳的腳跟略抬起,而腳尖應保持與地面接觸。
擊球前最后兩步的步法是否正確,還同時影響到腳的位置及身體重心移動的方向。和正手擊球一樣,如果身體重心移動的方向與擊球方向一致,這種情況對擊球最有利,這種腳站立的位置適合于用拇指握拍法A打平擊球,削球或上旋球。但若在擊球前最后兩步腳的轉動方向或跨步的方向不正確。這種腳的站立位置必然使得兩大腿向不同方向叉開,并采取身體后仰的辦法去支持前擺動作,在重心移動方向與擊球的方向不一致的情況下,如還要在前擺時將重心向球網方向移動,那只能在做擊球之后抬起左腿,左腳向前跨出一步。而這樣做的結果,又必然會影響了擊球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