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摩結合”是乒乓球技術的精髓,精髓的重要作用不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總是從不同方面發揮出來。乒乓球運動發展到今天,速度與旋轉的有機結合顯出更大的威力,那種單純速度,單純旋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速度與旋轉分別是“打”與“摩”兩種不同擊球力的作用結果,“打”可以產生球的加速度,“摩”則能產生球旋轉的角加速度。不同的加速度,不同的運動形式。從動力學角度看,速度與旋轉的結合,即“打摩結合”的結果。
1.“打”與速度
打乒乓球,打字當頭。“打”的意思是撞擊球的力,即通過球心的撞擊力,如王濤所說,彈擊用力,力要過球心。撞擊力越大,球速就越快。對球而言,球的質量大小不變,撞擊力與球的加速度呈現比例關系;而對打球人來講,由于擊球的動作結構和發力方式不同,力與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并不像球那樣的簡單線性關系。那么打球人發力與速度存在什么關系呢?怎樣去“打”才能產生高速度呢?
由動力學可知,動量定理與運動定律具有應用的等效性,因為前者是后者的原本形式,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更具有實用性。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后者是從狀態效果表述的,而前者則是對系統運動過程描述的,這種過程描述揭示出了系統的合外力來自系統總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因此,作用到乒乓球上的合外力由動量定理看到包含三個物理量:質量,速度和時間。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告訴人們,擊球力不僅與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動量呈線性比例關系,而且還與作用時間之間存在著負指數的非線性關系。根據這種綜合性的關系,打球時須注意:一,強調重心打球,整體發力,以增大擊球時人體的動量及其變化;二,發力需要協調集中,瞬間爆發,充分利用力與時間的非線性關系,可有效增大力量和速度。
進入大球時代后,為了追求速度和旋轉。撞擊力---“打”的作用更加凸現出來。擊球動作中蹬腿轉腰,肩髖關節的利用比以往更加重視。韓國式的大力擊球已經在馬琳等中國隊員身上體現出來。有力量才有速度。打球人打球,首先要發力打,然后是如何打,才能打出高速度。打乒乓球,打字當頭。先打后摩,打摩結合。運動過程,自然有序。當然,關于摩的作用,同樣需要高度重視。
2.摩與旋轉
摩是摩擦球之力的簡稱。習慣說法“摩”通常與旋轉聯系在一起,這種口頭用語一般給人以直觀形象的意義。同時,“摩”字也容易造成一些誤解,例1,“摩”與摩擦力混淆。實際上,通常說“摩”這個摩擦球之力并不是摩擦力,而是與摩擦力方向相反的擊球力的切向分力。切向力是使球旋轉產生力矩的力,而摩擦力則是阻礙球轉動的力。兩個力雖然是同時存在與作用,但完全是具有不同性質的不同的力。例2,摩擦被誤認為是旋轉的基礎,原因和奧秘,甚至放在首位,看成唯一。由動力學可知,旋轉的真正動力因,解決旋轉問題的鑰匙,并不是力,而是表征轉動效應量度的矩。矩是轉動的原因,而力是運動的原因。只有矩的概念(包括力矩,力偶矩,動量矩等),轉動定律和角動量定理等才是認知,理解和應用旋轉的理論基礎,而力僅是其中一個要素。
乒乓世界是一個旋轉世界,只有找到旋轉真正原因時,才會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對于球的速度和旋轉而言,應用《力向一點平移定理》,可以描述球受到力和力偶矩的作用,并使球產生一邊前進一邊旋轉的運動狀態。對于打球人而言,怎樣去“摩與旋轉”呢?如同上述解決“打與速度”問題時應用動量定理和運動定律類似,應用角動量定理比轉動定律更為有效。這是由于角動量定理更明確地給出了旋轉的原因,即外力矩與角動量(動量矩)隨時間的變化率的關系。由此可見,旋轉與角動量比例關系,特別是與時間的非線性關系。同時,旋轉還與轉動矢徑,轉動慣量等參量相關,這是旋轉比速度較為復雜的地方。盡管如此,打球人只要認識和掌握了這些參量和相互聯系,就會在旋轉的世界中取得主動和自由。
3. 打摩結合的威力
自然界中自由粒子結合成復合粒子那樣,單純的打與摩實現“打摩結合”以后,可釋放結合的能量,結果更有威力,更加穩定。其穩定表現在弧線控制方便與命中率的提高上;其威力則反映在加快的速度上,其中包括球飛行的速度和旋轉的角速度,即速度與旋轉。
現以爆沖為例,看看“打摩結合”如何產生速度與旋轉的結合。爆沖之爆,在于第一弧線突然加快;爆沖之沖,在于第二弧線強烈前沖。爆沖的第一弧線和第二弧線皆快,比較彈擊僅第一弧線快,前沖僅第二弧線快,爆沖就有更大的威力。而產生這種更大威力的動力正是來源于撞擊力與切向力的結合,即打摩結合。可見作為乒乓技術精髓的“打摩結合”實際是爆沖技術的動力機制。
從爆沖的蹬腿,轉腰和揮臂動作看,發力是一個整體,協調和集中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客觀不可逆性決定了技術動作的先后次序的存在。通常為了分析運動特性,可以把擊球力分解為撞擊力和切向力,這兩個分力是同時存在與產生作用的。“先打后摩”和 “打摩結合”分別相應于發力過程和擊球瞬間。通常說腰腿發力為第一速度,而腰臂發力為第二速度;或者說先加速(一次加速)和后加速(二次加速)。這些說法可以理解 “先打后摩”的先后關系,而“打摩結合”則是全身協調集中發力的關鍵。關鍵在于擊球點這一時空點,即擊球一瞬間。為了理解這一點,這一瞬間的重要性,可聯想乒乓球運動和太極拳運動十分相似。它們都是追求“上下相隨,內外相合”,腦力,氣力和體力的三力合一,使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在擊球瞬間力求同向同步和同時性。其中同時性的概念最為重要,它的使用相對一定的坐標,相對擊球先后過程的歷時性。這是擊球一瞬間的精華所在,也是“打摩結合”的精華所在。
乒乓球運動進入打球時代后,擊球動作和擊球力量比以前加大是現在追求速度旋轉的必然。從本質上講,打球技術是一種發力的技術,而發力的效果則表現在球的速度和旋轉上。隨著乒乓球技術潮流的發展,人們將從廣度和深度上增強對速度與旋轉結合的動力機制的認識,理解和應用。一種熟悉而新穎的意識,一種習慣而新潮的技術,即“速度與旋轉的結合 ---“打摩結合”必將在乒乓球運動發展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