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你認為打好乒乓球,什么最重要?我可能會說出一堆,諸如:發力,摩擦,撞擊,步伐,協調,節奏。但是,如果你非要我從中找出一個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詞匯,那么我會說:用身體重心打球。
這就是大家常聽說的“用身體打球”。只是我個人覺得“用身體重心打球”或說“用身體和身體重心打球”更恰當些。怎么說都無所謂了,反正意思差不多。
那么,什么是“用身體打球”?為什么說“用身體打球”很重要?
實際上,雖然大家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是,真正把這句話說清楚還真的不容易。
一,正手攻球:用身體引拍和揮拍
大家都知道正手攻球很重要,教練也這么說。而且,小孩學打球都是從正手攻球開始的。但是,正手攻球為什么重要,還真沒幾個人說得清楚,教練也很少說,反正按照慣例就是這么教下來的。
結果這么一來,大家各有各的理解,比如認為學好了正手攻球就自然會弧圈球了。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這些理解還真的沒到點子上。
我也一直認為正手攻球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就是讓你體會“用身體打球”。比如說引拍階段,不是純粹靠向后拉手完成這個動作,而是要用身體帶動手臂完成引拍這個動作,同時要有身體重心的轉換。而揮拍擊球這個階段,同樣是要有身體重心的轉換,用身體重心來控制擊球,而不是單單靠手臂去揮拍擊球。所以,我一向很看重正手攻球的練習,只是和有些人的理解不同而已,我認為這是體會“用身體打球”的重要手段。
二,身體和手臂的關系:身體像樹干,手臂像樹枝。
三,擊球無力:只靠掄手臂擊球,缺少身體的發力。
四,擊球失誤多:缺少身體重心對擊球的控制。
五,步伐跟不上:表面上是步伐差,實際上是身體重心不到位。
六,拉下旋困難:引拍時過于重視向下引拍而忽略了身體重心的下壓。
七,進攻連續性差:表面上是動作還原慢,實際上是身體重心轉換(或說重心還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