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有不少的具體技術,搓,攻,擋,弧圈,等等。每項技術又有細分,比如搓球,還分慢搓,快搓,搓加轉,搓不轉,等等。一般愛好者應當從哪里開始學呢?
根據實踐經驗,學打乒乓球的第一課,不是任何具體技術,而是“協調,放松”。這是打好乒乓球的總的基礎和基調。后面所有的技術學習,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具體怎么體會“協調,放松”,那么就要從最基本的方面去著手:握拍,站位,身體基本姿態,等等。從這些東西中間,可以體會到打乒乓球的一些基本原則。掌握了這些原則,才可以去考慮,如何去實現每一個具體的技術環節。
就以握拍為例:不宜過緊,適度放松,以能控制球拍不隨意晃動為基本原則。不同的打法,手指的位置不盡相同。還有,正手擊球和反手擊球之間,手指的用力有細微的調整。擊球前,擊球中,擊球后,手指和手腕的用力程度也有變化。別小看這些調整,做的不好,可以影響整個擊球動作變得走形。
握拍
關鍵詞:握拍需要松緊適度。
在大部分時間里面,握拍不需要很緊,只要保持球拍不隨意晃動即可。只有發力的瞬間需要握緊球拍。發力過后就恢復到相對放松的那個狀態了。打個比方來說,大家用筷子的時候,不夾菜時不會握的很緊吧,只要不掉就可以。夾輕的東西也不需要握的很緊。除非你要夾一個很重的東西。夾完以后是不是又很自然的放松了呢? 松緊適度的好處,在于手指和手腕不會僵硬,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球拍,在需要的時候做出適當的調整。
握拍
關鍵詞:手指手腕在打球過程中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球拍。
讓球拍以合適的角度和方向觸球。這是最關鍵的。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忘了:沒有手指手腕的控制,力量再好的人也打不好球。
直拍握拍
正面拇指,食指觸拍,背面中指觸拍,無名指和小指一般依次靠在中指上。還有虎口當然也接觸球拍。不同的打法握拍不盡相同。打球中的不同瞬間,握拍會有微調。
直拍握拍
關鍵詞:快攻為主的打法,一般背后三個手指蜷起,利于靈活變化;弧圈為主的打法,三個手指適當展開一點,利于發力;
直拍握拍關鍵詞:打球過程中,遇到要大力量擊球,虎口要深一點,拇指,食指張開一點;小力量擊球,反之;
直拍握拍
關鍵詞:正手擊球(攻,拉)時,拇指適當用力,食指適當放松,這樣利于保持合理前傾的拍型;反手擊球(攻,推擋),反之;但微調幅度不宜過大;對于正,反手擊球中,拇指食指的用力微調,是很重要的,不然拍型難控制。拍型不到位技術很難練好。此外,直拍的拍肩打磨,對握拍有明顯的影響,要注意。
橫拍握拍
手掌中指,無名指,小指握住球拍,以承擔重量為目的;拇指和食指分別靠在球拍兩面,以控制拍型為目的;
橫拍握拍關鍵詞:正手擊球(攻,拉)時,拇指適當收起,食指適當展開,這樣利于保持合理前傾的拍型;反手擊球(撥,拉),反之;但微調幅度不宜過大;
橫拍握拍關鍵詞:打球過程中,遇到要大力量擊球,虎口要深一點;小力量擊球,反之;橫拍握拍相對于直拍來說簡單一些。握拍的基本原則還是要遵守。
一般初學者站位不宜過偏,以握拍手接近中線為基準,適度左右調整。這樣站位便于兼顧兩面。水平較高,擅長正手搶攻的人,可以站位偏反手多一些。站位離球臺底線,約0.4米,適度前后微調。
打球的基本姿態包含幾個要點:兩腳左右站開,比肩略寬,以前腳掌為主支撐身體;身體重心微前傾,含胸吸腹,膝蓋適度彎曲,目視前方;重心適當降低。并且重心在地面的投影,大致在兩腳連線的中間位置;持拍手握拍,位于體前適當位置,球拍拍頭向前,拍身近似垂直地面;
站位姿勢
關鍵詞:沒有還原意識,就沒有打球的連續性;
打球是一個動態過程,是由發球開始,很多個擊球回合組成。在初學時,一個單獨的擊球動作,要盡量從基本姿態開始,到基本姿態結束。這里培養的是一種還原意識。水平逐漸提高以后,練習或比賽的節奏加快,未必每次擊球都要還原到基本姿態,但還原的意識還是要有。打球過程中時刻注意用右腳去找球,克服球沒到,腳動之前先出手的毛病,真正做到迎前。
非持拍手一般也舉起,大致和持拍手對稱位置,以利于保持身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