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球友遇到最多的發球恐怕就是側旋發球了,一般面對的都是反手側身位的右側上旋和右側下旋,或者是正手側身位的左側下旋或左側上旋。
一,判斷
1,判斷是左側旋還是右側旋
右旋往左側回接,左旋往右側回接。右側旋和左側旋的判斷方式是非常簡單的,從左向右揮拍產生的旋轉就是右側旋,回接的時候就往對手左手方位接球,從右向左揮拍的就是左側旋,回接的時候就往對手右手方向接球;反手位發球往反手位回接。
正手位發球往正手位回接,有時候甚至不需要考慮對方究竟是左側旋還是右側旋,也不需要考慮對手是左手發球還是右手發球,只需要觀察對方是反手位發出來的球還是正手位發出來的球,如果對手是反手位發出來的球就直接回到對方反手位,如果對手是正手位發出來的球,就直接回接到對手正手位;
回接球時,球拍拍面與對手發球時的拍面面對面,還有一種簡單的判斷方法是觀察對手在摩擦球瞬間時候的拍面所對準的方向,回接球的時候只需要讓自己的球拍與對方球拍保持平行的板型回接即可,也不用去考慮左旋,右旋,左手右手之類的問題。
2,判斷是上旋還是下旋
下旋: 單純的側旋一點都不可怕,再轉威脅也不大,順著來球的中軸線往前撞擊就可以輕松化解來球的旋轉,因此推擋,挑打,扣殺等都可以直接發力攻擊來球,讓我們容易產生失誤的是側旋中夾帶的下旋或者上旋。
一般來說,下旋的判斷比較容易,只要對方在發球瞬間,將球拍放平摩擦球的底部,一般都帶有下旋發球,業余球友在回接側下旋時候也相對容易一些,無非就是球拍后仰,放平,采取搓接的方式。
上旋:但如果對手有明顯的上鉤動作來摩擦球的中后部或者有將拍面豎起來摩擦球中上部的動作就會帶有上旋的成分,這個時候再用搓接的方式就一定會冒高吃發球了,側上旋也是業余選手吃發球最多的一種旋轉方式,判斷準了上旋,回接球就簡單了,無非就是彈擊,推壓,挑打,扣殺等主動發力了,如果對方上旋較強,則要注意接發球出界的問題,要減力推,挑,撩等。
總之,對手在摩擦瞬間,如果有向下發力的動作,就一定是下旋,如果有向上的動作,就一定有上旋成分。
3,用下旋動作來發出側旋球,側旋當上旋,誘惑對手搓接失誤
前國家隊主教練郗恩庭有個向側下方虛砍,假裝發下旋球,實則是向左方摩擦球,發出左側旋的發球,這一招就是把側旋當上旋球來用,對手看到向側下方的發力動作,往往都以為是左側下旋球,如果采取搓接的方式,就回出現冒高的情況。
所以我們在接發球時,一定仔細觀察對手在發球瞬間的摩擦動作,看清楚對手的發力方向,要對手下旋的程度也要有一個充分的判斷,只有在下旋非常厲害的時候才采用搓接的回接方式,弱下旋都可以試用挑,撩等方式來回接,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冒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