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弧圈球暴力,應盡量采用主動迎球的手法。歸納總結為下面幾種情形:
一,等球。移動好位置,等球跳到最高點擊球。
二,迎球。迎著來球在球還未跳到最高點擊球。
三,隨球。來球很快,沒有時間,從而需要遷就來球,球下落飛行后,讓開位置擊球。
如果要兇,有余力的情況下,要盡量用第二點,也就是迎球的手法拉球。前沖的時候如果能借來球彈起上升的力量,迎著來球收甩前臂和手腕,就能使拉出的球更沖,更爆。
要迎前的訣竅是人要有這個“迎”的意識,即一身體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
1.身體迎前
需要含胸收腹蹶屁股。正手為例。含胸向右后側轉,身體角度依球傾斜,可30度到60度不等。金擇誅曾說過,打球最忌諱挺直身子站直了。實際上站直身子打球,要發大力的話,人自然就東倒西歪了。胸一含,肩也就自然鎖住了,這是個良好的機制。這個姿勢擺對了,拉球差不多已成功一半了。因為你一含,一轉體,肩部和重心都已出於待命狀態,準備好了,一蹬轉身體轉向來球拉球就走了。
我們見過很多專業運動員上手搶沖半出臺球的鏡頭。他們準備姿勢含胸-收腹-哈腰-蹶屁股的程度到了背好像和案子平行。一啟動迎前,那個架式就“籠罩” 住了來球,決定了擊出的弧圈會很往前沖。這個其實并不難,一旦養成習慣,你就會產生一種穩定,有力和輕松的快感。
2.步法迎前
爆沖時可采用左腳前踏的步法(右手為例)。即使是原地準備,左腳也要在前。教科書和錄像上通常說左腳稍前。右腳的腳尖和左腳的腳跟在一條直線上。這樣一前一后,蹬轉的時候配合含胸收腹的身體,人就是通過蹬轉轉向(倒向)來球。這樣向前一倒,一撲,一轉的力量是很大的。
3.手法迎前
有了前兩步的基礎,拉球已成功了七成。剩下工作就是自然而然讓手臂利用身體和步法造出的勢,迎著來球像鞭子一樣抽擊來球。身體蹬轉后要讓手臂借勢把力量釋放出來。這個鞭打,也就是在髖胯蹬轉的地方(身前擊球) 實現的。這時讓手臂沿肘為軸,像鞭子一樣的向來球收甩。所以,要有這個迎前的加速和前沖的爆,就一定要收前臂。注意,整個過程中人還是哈著的。如果徒手拉球的時候能哈著含著身體,體會這種邊含,邊轉,迎球收前臂的感覺,對上案子拉球是非常有益的。特別提一下,現在有個流行的技術叫“反剃” 。實際上就是用迎球手法在案子上反拉弧圈球(臺內用爆發力反拉弧圈球) 。
只不過在中遠臺叫反拉,由于中文的靈活性,在近臺叫反剃更過癮些。反剃業余球手也可以練,它和直拍反手加力杵或懟直線在道理上沒什么差別,都屬于用迎球法擊球。身體還要哈著,照著來球正手用小動作猛抄過去就行了。在反手就變成“反撕” 或快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