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愛好者因為沒有正確的基本功訓練,因此,打球中出現的一切問題本質上都是全身的系統性問題,而不是做好一點就能夠解決的。但是,我們業余愛好者恰恰又需要一點一點的去改,真的是長途漫漫啊。
一是做不好盯球
很多人講眼睛要盯球,但到了拉球的時候,往往仰著頭掄著胳膊就是狠命一板。盯不好球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看不清來球旋轉,把球拉飛或拉下網;拼命掄一板,結果卻把球拉漏了;盯不好球導致拉球質量下降,另一方面減少了對方的回球難度。
二是手腕動作過大
很多人講拉球就談到了手腕的運用,仿佛只有最大限度的甩開手腕才會有鞭打效應,這里需要指出,如果你對手腕加以有效控制會比你手腕大幅甩動拉出來的弧圈球效果好得多。那么究竟什么時間應該用手腕?當來球難度很大或者來球旋轉出乎你的意料的時候,你應該適當運用手腕來進行微調或增大摩擦;當你需要在揮拍過程中突然改變線路的時候,你應該運用手腕的力量;當你在快節奏中處理要實現近臺反拉的時候可適當運用手腕。
三是手臂收縮問題
很多人都在強調快收小臂,但是業作愛好者經常地會把這一要領過分夸大,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收臂上去,而忘記了步伐和重心轉移等協調發力的要素,以至于導致只注重去發死力狠收小臂,忽略了協調性問題,最后就出現不會迎前找球不準吃球不穩拉球打滑等現象。
四是對重心的控制
重心的轉移一定要建立在平滑,連續而穩定的基礎之上。我看到很多人都是拉了一板子,身體轉過了一大半,需要銜接第二拍的時候,身體卻回不來了。很多人拉球在談蹬轉,有這個意識是完全正確的,重心從持拍同側腳向異側轉移,但是如果你在蹬轉中失去了對重心的有效控制,那你的拉球是失敗的。同時,對重心的控制不佳,也是導致很多人拉球時抬肘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都在從肘上找原因,我想你是找錯了,嘿嘿。更有甚者,身體一團散沙,連簡單的球都控制不住,就盲目去練弧圈球,無語。
五是還原和銜接的問題
也有很多人只能拉1板到2板球,因為你拉第一板時就是別扭,拉第二板是已經十分勉強, 那么你還能拉好第三板嗎?這里有一個還原和銜接的問題。拉完第一板球,臂和腕不能無限制地甩下去,要迅速以重心來強迫手臂還原,否則你的銜接就會出大問題。
六是拉球的時機問題
拉球的選擇真得很多,可拉上升期,可拉高點期,可拉下降前期,可拉下降后期,這4個拉球時機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在這4個拉球時機都可以拉出很高質量的弧圈球。那為什么還要談這4個拉球時機?正因為有了這4個拉球的時間點,你的拉球才有了節奏和力量的變化,有了這一變化,你的身體才會更加協調;有了這一變化,才會讓你的拉球變幻莫測;有了這一變化,才會使對手時時處于被動。
七是拉球的方式問題
拉球有三種方式:拉打,鞭打式拉弧圈球,純摩擦式提拉弧圈球。至于怎么做,這樣的專業貼子太多太多,用不著我這個業余的去解釋。拉打強調的是速度,鞭打式拉弧圈球,強調的是吃球深,正壓力大,進而旋轉強。純摩擦式提拉弧圈球,強調的是摩擦的力量,實現高速旋轉。實踐中,這三種方式都有很廣的應用,請勿再爭論哪種方式更好,因為我們需要做的是三種方式都要掌握,而不是掌握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