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正手拉出臺下旋球,普遍感覺到非常難,即便拼命用力,球就是不過網,這里面就有個方法和訣竅問題。
其實正手拉下旋出臺球,其難度如果與學練正手攻相比,如果說正手攻的難度系數為100,那么正手拉出臺下旋球的難度系數50也不到。
當然,這里面有個前提,在學拉正手出臺下旋球時,你的正手攻球必須過關,蹬轉收三個環節必須全部掌握了其動作要領。
如果你經??磳I球員教正手拉下旋球的視頻,比如國家隊的王勵勤,王皓教拉正手出臺下旋球,你就會感覺到他們正手拉出臺的下旋球猶如閑庭信步,信手掂來,有多輕松就有多輕松,要有多容易就有多容易,當然,我們不少的業余高手在正手拉出臺下旋球時看起來也是相當的輕松,成功率也是非常的高。
這里面的竅門就是必須學會身體重心的上下移動,也就是引拍時身體重心要往下壓,拉球時身體重心要往上頂,學會了這一點,你在學練正手拉下旋球時會變得特別輕松和容易,反之,你如果不會身體重心的上下移動,如果僅靠手臂的力量來拉出臺的下旋球,你會感覺的特別吃力,成功率也不會高。
換句話說,我在教學生學練正手拉出臺的下旋球時,不是特別笨的學生,我喂一百個球,一般的學生就會基本掌握。
當然,這里面還有個方法的問題,還有個動作要領問題,比如,在引拍時除了雙膝彎曲的厲害一點,身體重心下沉之外,要放大正手攻球的動作,在引拍時身體右轉的要比正手攻球大一些(以右手持拍為例),引拍要往下一些,大小臂之間的夾角要充分打開,球拍一定要放到臺面以下,與右膝蓋差不多高,引拍要往后引一些,在右膝蓋后面15公分左右的距離比較合適,引拍的高低提拉和拉加轉相對低一些,如果拉前沖引拍稍高一些。板形要亮一些,提拉下旋球板形相對最亮,加轉弧圈球板形稍前傾,拉前沖板形相對最為前傾。
拉球時,右腳要用力向下向后蹬地,帶動身體重心上移,帶動身體左轉,提拉下旋球手臂主要向上向前揮擊,拉加轉主要向前向上揮擊,拉前沖主要向前發力,擊球部位提拉下旋球擊球的中下部,拉加轉擊球的中下部偏中部位,拉前沖擊球的中上部。
注意事項:拉球的過程一定要是身體重心上移的過程,提拉下旋球身體相對稍直一些,拉加轉身體適當前傾,拉前沖身體相對最為前傾。距離球臺的位置,提拉和前沖距離球臺稍近一些,拉加轉距離球臺稍遠一些。提拉下旋球可以在來球的下降初期擊球,拉加轉可以擊球的下降初期或者中期,拉前沖要特別注意高點期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