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無論是對于業(yè)余選手,還是專業(yè)選手,永遠都是練無止境。隨著球技的進步,我的對手也從俱樂部的“三流”,“二流”到“一流”。實戰(zhàn)中,業(yè)余對戰(zhàn)選手的選擇也是很講究的,水平差距太大,一局打不了幾分,實戰(zhàn)也沒什么意義,甚至弱者會失去打球的信心。乒乓球這項運動就特殊在這,水平差距大,就沒什么實戰(zhàn)的樂趣。所以,最理想的對手,就是比自己水平稍高一點。
我最近挑戰(zhàn)的高手,左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而我右手橫拍兩面弧圈打法。實戰(zhàn)中,當然是輸多贏少,但是和他這樣從小就練過球的“高手”打球,收獲不小。下面主要來談談實戰(zhàn)中,臺內球的處理。
他發(fā)我正手位的短側上,側下,質量很高,正手挑過,反手挑過,只要質量稍差一點,就被他一板拍死得分。后來,基本上就是擺短和劈長了。
擺短:
1,要判斷好來球的長短和旋轉,步伐上到位。
2,掌握好擊球時機,一定要在來球彈起的上升初期擊球,要有明顯地搶點意識,因為和我們平時的擊球節(jié)奏明顯不同。身體重心不要壓得太多,感覺胸口對著球,能“吃”住球,含住力量,這樣擊球穩(wěn)定,而且還原快。
3,有時他的發(fā)球會有側旋強弱變化,這時,根據球的側旋程度,進行快擺和慢擺。來球旋轉弱時,快擺,身體要稍收緊些,這樣動作會更緊湊,通過手腕的內收,外展程度去調整板型,控制好落點。如果來球旋轉強,就去慢擺,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旋轉。
4,擺上旋,這個用得較少,更多是劈,擺相對來說更穩(wěn)定,就是容易冒高。有時注意調整板型了,但是回球還是高,被對方彈擊。主要還是自己手感不行,手上調節(jié)能力和高手還有差距。
劈長:
正手位的上旋球,我經常去劈長,效果非常好。他近臺快攻,劈長上旋球有一定質量,他只能用反手掛起來,我就有了反拉的機會了。我一般都是在來球的高點,去“砍”球的后下,甚至是底部,越接近底部,難度越大,摩擦也越充分,回球質量也越高,有時,劈到他反手底線大角度,能直接得分。
和他交手次數多了,無論是對自己的發(fā)球還是接發(fā)球,都有質的提升,漲球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