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撥球
反手撥的主要精神 在于前臂的擺動,以肘為軸進行四分之一圓周運動。肘主動發力的參與不能多 只能在發力初期稍微帶肘前領(領肘), 后面四分之三都是靠前臂外展來帶動, 至于幅度多大要看個人技術特質了。注意前臂是向前展開 帶動肘由后往前(反手攻則是 前臂由左而右展開, 肘由左而右運動,重心也是由左而右配合轉移),怎樣放松擊球? 教練說:"你感覺的到手臂重量,才叫放松。感覺是用手臂重量去擊球,而不是肌肉"。前臂要松擺動,肘關節就要活起來。
反手帶打弧圈球
在擊球時主要注意擊球時期以及擊球部位,由于來球速度較快且帶有強烈下旋,拉球時一定要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由于要克服下旋,在擊球過程中要注意擊球的瞬間爆發力,這主要取決于小臂及手腕的發力情況。揮拍方向由左腹部揮向右前上方。在揮拍時需要將引拍步驟中的前傾身體打開變為提臀挺胸。
側擠
反手側擠是直板選手防守弧圈球的一項重要技術,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側擠是從身體右側向左斜前方發力,接觸球體的縱軸中心線偏左的位置。側擠利用了改變擊球的旋轉軸來改變回球的旋轉,同時改變擊球的旋轉軸可以有效卸掉來球的力量,改變回球的節奏。側擠帶有一定的側旋,這種回球方式可以增大回球的角度,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威脅。側擠要求動作一定要緊湊,手臂與身體成為一個整體,依靠身體來控制回球的動作,提高回球的穩定性。業余愛好者在練習側擠時,也可以像練習推弧圈球一樣,進行加,減力的練習。
反手搓球
反手搓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等下講為什么要這樣站位),右腳稍后,也可以反過來。在正確的判斷之后,引拍至腹前,球拍呈橫狀,與臺面約成四十五度角(具體的根據來球旋轉強弱調整),擊球中部向底部磨擦。其中,慢搓與快搓的發力以小臂發力為主,擺短的發力以手指發力為主。發力應該集中,即是在擊球瞬間發力。手腕固定有利于保證搓過去的球的高度。
減力擋
減力檔的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瞬間,球拍前移的動作驟然停止,也可將球拍稍微后移,以減弱來球的反彈力。根據來球力量和上旋強度的大小,調節好拍面角度,控制好觸球瞬間球拍后移的幅度。特點是力量輕,落點短,節奏變化快,能起到干擾和調動對方的作用。
反手拱
拱要求在來球的高點期附近擊球,拍形基本垂直于地面,這樣既有利于向前發力又不致于使球出界,拱過去的球一般帶有上旋,對方回擊容易出高球,因此容易創造進攻機會。拱屬于進攻型技術,應用時發力是關鍵,否則便與輕擋和搓球沒有多大差別。由于拱球的攻擊力畢竟有限,應用時應注意落點的變化和起板的突然性,以防止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