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球不是攻球
大概是上一學期結束之前,我偶然間能間歇性地拉出一板又高又旋的弧圈球,于是我自以為掌握了乒乓球的“九陽神功”。暑假里,我來到球館,與人對練,一有機會便與人拉球,但由于我的基礎不牢,落點東一個,西一個,球伴不愿不停的拾球,一個個對我敬而遠之,和我練球的人便越來越少了。痛定思痛之后,我認識到練球時要想達到穩定的多拍必須練攻球,而不是拉球,球友疏遠我是因為我練球時定位出了問題。
二,攻球不是拉球
既然找到了問題的結癥我便全力心赴練起了攻球,經過N次的失敗,我終于找到了攻球的秘訣:1.做好攻球的預備姿勢;2.放松手臂,用球拍碰球過網;3.轉腰收小臂。掌握了以上三步曲后我的攻球有了質的飛躍,與球友對練二十多拍一點也不是難事。但是問題來了,打起比賽來,攻球用不上,拉球不會拉了,事后想想,我是用攻球的動作拉球,把攻球,拉球混為一談。
三,攻球是攻球,拉球是拉球
其實,攻球動作和拉球動作盡管有很多相似,但是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攻球的球拍比較亮,而拉球的球拍顯然要壓一點;其次攻球時球拍向前送得比較多一些,也就是撞擊得多一點,而拉球向右前方摩擦得多一點;再次攻球講究順勢收拍,收拍動作很少,而拉球從引拍到收拍動作大得多;此外,攻球強調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而拉球的擊球點比較靈活,可見攻球是攻球,拉球是拉球。
四,攻球是基礎,拉球是演化
盡管攻球和與拉球有很大的差別,但他們的聯系還是很緊密的,攻球之于拉球最大的貢獻就是穩定了肘部,形成了穩定的支撐,同時放松了大臂,這樣拉球時便手中有數。而不會攻球便形成不了穩定的發力,拉球的質量也不會高,一句話:攻球是基礎,拉球是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