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拋發球的優勢在哪
發球高拋的時候,首先從視覺上,給對方有一定的干擾,對方很有可能會跟著你拋球的高度而移動視線,就不那么容易死盯著你的手,判斷你發球的旋轉,在拋出去的這段時間里,能夠給對方的心里一定的威懾力。
第二,拋高球以后往下回旋的時候,可以有助于發球增加旋轉。因為球拋高了以后,積蓄的重力勢能就要多一些,如果利用的好的話,可以很好的把這個重力勢能轉換成發出去球的動能。
以上這兩個點對于發球來講是非常關鍵的,所以現在發高拋球的人越來越多。不過業余里,要想發好高拋球有兩個風險。首先是主觀意義上的,要把球拋好,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拋得又高又直;
其次是客觀條件上的,一般我們平時打球的球館房頂都不是很高,怕高拋球發不出來,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
二,怎么把球發到對方反手小三角
這是一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非常難的問題。說到底,這個球是一個小斜線,要注意以下幾個點:
1.持拍方式。如果后三指都攥著拍柄,很難發這個球發好,得采取那種“捏式”握拍的方法;
2.出手位置。對于臺面而言,球和拍子接觸的那個位置不能太高;
3.在發球的瞬間,接觸球的那個點不要太靠近底部,也不要太用力,因為這個球要發出特別強的旋轉或者力量特別難;
4.發球時,雙手的配合要有一定的默契程度。
而且,如果沒有一定的發球基礎,比如說長球,快球的基礎,過早地練習這種發球,效果不是特別好。發球的一般規律都是先練發長,再練發短。
三,有質量的長球怎么發
發長球發不出力量,很大可能是在發球的時候力量不足,在發球的瞬間腰和手配合不一致,沒有找到那種協調發力的感覺。
長球如何才算有質量,一種就是要發長,到底線附近,頂著對方,讓對方不好引拍,出球。
發長球,就是要先撞擊,后摩擦,撞擊的感覺要多一點,當然旋轉就要受到限制;第二種,還可以很轉,用足了力量摩擦球,把球發得特別特別轉。
發長球和發短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第一跳的控制,一般在自己球臺上第一跳的位置越靠近球網,球就會相對短一些,越靠近底線,球就會相對長一些。手感很好的話,用同樣的發力和摩擦的感覺,長短球都能發的出來。
四,又低又快的奔球怎么發
照本宣科,說幾個要點:
1.引拍要充分。工作距離短,就不太容易把這球發快發長。低拋發球的話,還得先擺手,就是先擺動持拍手,后拋球,這個節奏要拿捏好。引拍的時候最好有重心的引動和支撐;
2.用力方向。發球的用力方向有:從后向前,從上向下,從外向里,逆旋轉發球的話還有從里向外,但絕大多數發球出手的方向都是綜合的。發奔球比較特殊,發力方向基本上是單一的,從后向前比較多;
3.重心支撐。剛才說引拍就提到了,但這個支撐絕不是靜態的,他是動態的,有節奏快慢的,帶觸球時的發力和結束時的制動的;
4.持球手的位置盡量接近臺面。這個是大多數發奔球的人容易忽略的細節,所謂弧線太高,一般來說就是一跳弧線跳高了;
5.觸球的點。如果觸球的點在水平線偏上過多,發力從斜上方到斜下方的感覺就多了,第一跳一定高,如果平擊在球基本的水平線上,想高都不容易了。擊球體部位的準確也就保證了你板形的正確。
五,怎么放松自己用小臂和手腕發球
往簡單了說,就是要重心引動,發球動作也要重心引動。剛開始發球,還是提倡先引拍,再拋球的那種低拋發球,發平快球,這樣比較容易找到那種重心引動的感覺。
一般我們發球都是前后腳站么,剛開始的時候,重心是在前腳上,引拍的過程中慢慢過渡到后腳,這樣的話,你引著引著就放松了,雙腳之間交換重心產生的慣性的力,那才是發球時要用的力呢。
可以這么說,最基本的,往往也是最簡單的。由于有重心的幫助,持拍手很容易就會放松下來。
先引拍后拋球的方式,對于找到發球的節奏也是很有幫助的,要先把這個動作的順序搞對了,慢慢練,別著急?;A的東西是不騙人的,而且是特別重要的,打球的時間越長,體會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