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能練習優先
乒乓球技術中存在種種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幾句話:第一句話是:練的不夠。第二句話是:少練而無法體會;第三句話是:無法體會不能對解釋心領神會;問題的癥結在于沒有足夠的時間,方便的場地和適合的練習對手。即技能學習不能保證。
解決問題的策略:打球(不管比賽還是練習)時,留意每一板球,要記球,要試圖分析并嘗試解決。不要怕在改正技術動作中出的錯,進步往往就從這開始。業余乒乓球愛好者要學會在有限條件下使自己技術提高效果最大化。
二,糾錯過正
乒乓球比賽或練習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知道錯,但往往又改不了或改的不徹底。怎么辦?告訴你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如果接發球經常從一側出界,你就想法子讓球從另一側出界,如果經常下網,你就想法子讓球出界,如此等等。試一試,多體會肌肉感覺,簡單用頭腦,讓動作告訴你另一個極端事實,或許會使你對技術動作的使用有豁然開朗的感受,這就是所謂的糾錯過正論。
三,死線活練
從形式上看,在乒乓球技術練習一些內容上,國家隊員和一般業余練習者基本一樣,如正手斜線對攻技術練習,雙方站在右半臺對打斜線。國家隊員一次打個三,四十板,業余練習者也差不多。但事實上國家隊員和一般業余練習者在這個內容的練習上存在很大差別,他們是形同神異。
神異之處是:在定點,定線的上旋擊球中,前者擊球有若干主動的變化:力量方面的輕,中,重變化,以及相應的擊球動作大小的變化;擊球時間方面的上升前期,高點期和下降前期變化,以及相應的步法在近臺,中臺和中遠臺之間移動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是為了適應比賽的需要,是積極主動去提高用不同動作處理不同來球的能力。練習形式看似是一條“死線”,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可以賦予它“活練”的內容。而這樣做的目的就使練習內容更接近比賽的實際。達到練約等于戰,而不是練于戰幾乎無關。
技術能力提高方法之一:就是在任何一條單線練習做到“死線活練”。
四,張弛有度
一“擊球動作緊張僵硬”;二“發力擊球時卻無力”;三“拉弧圈球拉的不轉”等等,都技術動作學習中常見問題。
一般的說法:是初學打球動作不熟,如果練了一段時間還是如此呢?是力量不夠,如果增加了力量練習還如此呢?是摩擦不夠,如果注意了摩擦動作還是如此呢?
細想一下,問題癥結是出在對技術動作在張弛關系的處理上。引拍緊張不能夠給揮拍發力提供動力支持,發力和摩擦效果自然就差;引拍緊張導致重復性動作僵硬和失調。
解決的策略:引拍時肌肉要適當放松(可能不習慣,使擊球的失誤有些增加,可值得你去做),揮拍擊球時加速發力。這一引一擊,一松一緊,使得動作有節奏和舒展,擊球的良好效果就會顯現。
更重要的是:僵硬的擊球動作和緊張過度的心理關聯,擊球動作的張弛有度則和心理的張弛相呼應,張弛有度對技術在比賽中有效運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