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與業余在動作上的區別,不在手上,而在動腰。可以這樣說,我們業余球手中,手法好的,甚至看上去比專業的還要漂亮,大有人在。
與專業比較,動作的差距不在手法,關鍵在于對腰部動作的處理上,因此,要想使自己的動作更加專業,不妨將自己練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合理的使用腰上來。
腰部的運動怎么樣才算得上合理,我的觀點主要是看腰部的運動是否能與手的運動,即上肢的運動保持運動方式上的一致,這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在運動中時刻提醒自己,手怎么去打球,腰就怎么樣去轉動,比如引拍向身體的后下方,腰也隨之向后下方轉動,擊球時手向前上方,腰的運動也向前上方,球拍內收,腰也內收,如果你能做到這些,腰的運動也就算比較合理了,等你掌握和熟練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有腰隨手動,或以腰帶手的感覺了。
腰部的運動是使用技術的需要,是技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看到波爾的起腰動作,是與他使用加轉技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波爾要采用王大力的腰部動作,恐怕十之八,九球會下網,說這番話,也就是告訴大家,腰的運動與使用技術有關,也與個人的技術特色有關。你怎么樣去用腰,還需要自己去摸索,只有適合你自己,才是合理的,可行的。
腰在乒乓球擊球動作中的作用是無容置疑的,關鍵是怎么樣合理的使用腰。由于腰,腿涉及到增大擊球力量,在提高球的威脅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然也成為業余球手練習的重點。
前兩天在輔導業余球手的時候,發現他們很重視腰部的運用,但由于方式和方法上不同程度的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僅腰部的作用沒有顯示出來,反倒還影響了技術的質量。分析起來,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怎么樣合理的使用腰還缺乏整體上的把握,加上沒有經過一定的專業指導,全憑自己去模仿和摸索,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平轉,即腰在單一的水平面轉動。
2,展腰,即轉動的時候腰沒收緊。
3,過度,即轉腰的幅度過大而無法還原。
4,失衡,即僅注意持拍手一側的腰部轉動,而忽略另一側的腰部轉動。
上述問題對技術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種容易出現等球,重心后坐,不能協同上肢打出合理的弧線(下網球多),尤其是影響下旋球擊球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第二種看似動腰,實則使腰部的力量大打折扣,同時也不利于制造合理的弧線(出界球多)。
第三種影響后續技術的跟進,無法把握身體的重心。第四種不能充分的運用腰部的力量,影響擊球質量和身體還原的速度。
怎么樣才能用腰呢?
一,利用扭距是腰運動的基本原理
腰是軀干的一部分,隨引拍動作腰旋即向引拍方向后旋出現扭矩,引拍方向決定著腰扭轉的形式。比如引拍是向身體一側的后下方,那么,腰扭轉的形式也是向身體一側的后下方(拉弧圈)。如果引拍是向身體一側的后上方,那么,腰扭轉的形式也是向身體一側的后上方(打高球)。
二,擊球的動作方向和方式決定腰的運動方向與方式
腰與手是協同關系,同側腰與手的運動方式和方向應保持一致。比如拉球,擊球時手臂向前,向上,向內,那么,腰的運動方式也要向前,向上,向內(斜線)。同時,不管是手帶腰還是腰帶手,兩者之間也要注意在力度與幅度上基本上保持一致。
三,重視異側腰部的配合
引拍時,異側腰部適度放松,遂利于持拍手一側的腰部扭緊。擊球時,異側腰部要配合持拍手一側的腰部運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腰部的作用。具體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一扭一擰。扭指持拍手一側的腰部運動,擰指異側腰部的運動。異側腰部在保持與持拍手一側腰部運動方式的同時,迅速擰緊。擰緊相當于整個動作的制動,以保證動作在結束后能立即還原。關于這一點,是極容易被忽略的。
四,注意手與腰的互補
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擊球位置不佳(如中路或追身),側身大角度或動作的空間不夠,擊打旋轉很強,臺內球及下降期的來球等,有時是采用手帶腰(如挑打臺內球),有時是腰帶手(如正手位大角度移動中拉沖),因此難度較大,協調性要求高。
總之,打球的過程中,腰的使用具有靈活性和客觀依存性,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從擊球的需要出發,只要我們理解了其中的基本原理,通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更好的發揮腰在擊球過程中的作用。